舜 耕 生 态 ——济南市舜耕小学生态教育探索之路
这方生态教育的范围逐步扩大。先是构建校内生态,由课程生态逐步扩展为课堂生态和管理生态,继而由校内扩展到社会,构建了覆盖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大生态”。
这方生态教育的实现途径越来越明确。在观念上,牢固树立尊重生命、面向个体、差异发展、个性张扬的理念;在着力点上,紧扣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为重点的核心素养;在路径上,逐步明晰了“课程多样化——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教学内容梯度化——满足学生多层次选择,留足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的基本路径。
大约是小学阶段教育周期的两个轮回了,济南市舜耕小学的生态教育由表层走向深层。在这里,我们从一个个脚步匆匆的教师身影中感受到了一股清新的风,从一个个课堂上的学子身上感受到了生命的鲜活,从一个个小脸蛋儿上感受到了舒展自由。这种悄然发生在校园里的变化标志着该校由开发以舜文化为底蕴的特色课程到全方位实施生态教育所带来的状态与境界的升华。
这方生态教育的范围逐步扩大。先是构建校内生态,由课程生态逐步扩展为课堂生态和管理生态,继而由校内扩展到社会,构建了覆盖家长及社会有关方面的“大生态”。
这方生态教育的实现途径越来越明确。在观念上,牢固树立尊重生命、面向个体、差异发展、个性张扬的理念;在着力点上,紧扣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为重点的核心素养;在路径上,逐步明晰了“课程多样化——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教学内容梯度化——满足学生多层次选择,留足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可能”的基本路径。
尊重“每一个” 绽放“每一个”
从教十几年的黄欣老师跟随舜耕小学生态教育前进的脚步,对于学生悄然发生的变化,她在全校教师“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时说,学校开展生态教育之初,几十个孩子在班主任眼里是被管理的对象,基本按统一标准进行“教化”,甚至认为“班主任应该是学生最畏惧的人”。面对几十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孩子,教师没点儿“狼爸”、“虎妈”的威风和手段是“震”不住的。于是,我经常板着面孔“训”学生,对待问题生的态度是“看我怎么收拾你”。全班几十个孩子在教师心目中谈不上“一个个”,而是“一类类”,而分类的标准基本是按学习成绩。随着学校开展生态教育的不断深入,教师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他们眼里几十个孩子不再是“无生命”的“知识容器”、“考试工具”,而是生命鲜活的整体和个体;不再是被管理的对象,而是与教师平等交流、教学相长的伙伴。
胡爱红校长认为,教育要面向个体,关键是教师头脑中有没有生态教育这根弦!是不是把学生真正看作生命个体?又如何对待生命个体?只要在教育中有了生命“基因”,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找到应对的办法。就学校而言,应尽可能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开设面广、量大、适合的选修课,满足广大“个体”选择的需要,并提供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各种舞台。这些都是可行之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多点观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和家校博客等形式,更多地了解“个体”;可以通过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等形式,关注“个体”。
一年一度的舜耕达人秀是舜耕师生展示才华和自信的舞台,就像海报上的宣传语:“这里是梦想开始的地方。”为期一个月的海选、复赛和决赛,声势宏大,气氛浓厚,有科技类、体育类、文艺类、学习类、手工类等项目,只要你自信满怀、与众不同,都可以参加角逐。零起点、无门槛式的选拔活动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师生积极参与、乐此不疲。
小童,舜耕小学两届舜耕达人秀“手工达人”荣誉获得者。在此之前,她是那样的内向、不自信和沉默,自从在达人秀舞台上展示了自己精美的手工作品,许多人认识了这位小姑娘,学校更是为她量身打造了“手工作坊”。她圆了自己的梦想,成为舜耕校园的名人。这样的活动效果正如她在毕业典礼上的发言:“我感谢舜耕达人秀让我找到了自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我心中向往的自己。”
每一个人走上舞台,获得的是一次机会,更是一份自信,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有的幸福体验。每年的舜耕达人秀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舜耕达人”。他们走上“星光大道”,开启不一样的人生。
老师们关注一个个生命个体,有了许许多多新的发现。在这里仅举一例。
窦成华老师带的班上,有个名叫小远的男生。他上语文课,不听讲、不翻书,写作文却文思泉涌、妙语连珠;上数学课,心不在焉,不按时完成作业,考试成绩却名列前茅;他的作业凌乱不堪。老师问他为什么,他总是一脸无辜地看着老师,不知自己错在哪里。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为何这等让人匪夷所思?窦老师觉得必有缘由。经多方了解,窦老师得知,小远喜欢阅读、写作,数学思维极其活跃,围棋水平已经达到专业级别。他不认真听讲,是因为老师讲的东西,他都自学会了。作业凌乱不堪,是因为他对把学会了的东西再重复一遍感到厌烦。看到小远这么好的条件却终日在班里“优哉游哉”地混日子,窦老师觉得太可惜了,他是个人才,一定要培养,挖掘他的潜力。鉴于小远学习“超标”的状况,窦老师与任课老师沟通之后,允许他可以不听已经会了的授课,可以不做已经会了的作业,可以在课堂上自主学习。
为了获得家庭教育的配合,窦老师多次与家长沟通,给出建议和指导。2015年11月,家长给小远报了奥数班,上课一个月他就获得第三届“精英杯”全国中小学建模奥数赛一等奖。之后又被送入集训队。孩子的超常发展,给家长很大的鼓舞和启示。他们说:“在此之前,从未想过儿子的发展方向,现在应该积极帮助儿子对未来成长进行规划。”
在舜耕小学学生群体中,有一些潜质巨大而独特的少年才俊,他们或掩藏于“地表”之下,鲜为人知,或连家长及个人也不知道自身的独特潜质,或“寻常看不见,偶尔露峥嵘”,或于某一方面中显露出奇特的闪光点。万绿丛中一点红,莽莽群山藏峥嵘,万马奔腾有“赤兔”,雪域高原绽雪莲。舜耕小学的教师们慧眼识珠,于偶然间发现了不少潜质巨大而独特的学生,为他们个性发展铺路搭桥。
满足“我选择” 促进“我发展”
学生们原本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善于听,有的善于看,有的善于想,有的善于记,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每个人都有成才的巨大潜力,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途径。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并帮助他们找到这条途径,才是真正地尊重学生的个性。
当今在绝大多数小学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行、班额较大的情况下,怎样面向每一个学生呢?舜耕小学的路径是:必修课内容梯度化,选修课门类多样化。
必修课内容梯度化是以了解学生个体需求为前提的。舜耕小学富有创意的做法是: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填写“自主学习单”,哪些学会了?哪些不会?有何难点?有哪些需要帮助?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单”准确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据此设计“导学案”。课堂上拿出20分钟左右的时间解决共性问题,剩余时间实施个体教学。对于善听的,多讲一点;对于善看的,多提供自学内容;对于学得快的,适当拓展内容,加大难度;对于学得慢的,适当减少内容,降低难度。课外作业设置A、B、C三个梯度,由学生自主选择。
在教学方式上,由过去笼统的面向全体转为面向个体,由教师的多讲转为精讲,由教师提供现成答案转为师生共同经历过程、引导学生自我发现。
张晶老师谈到教学方式转变时说:“过去教学有点‘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经常面对模糊的森林,无的放矢地大讲特讲,哪怕是一个知识点不讲,总不放心。许多时候教师讲得嗓子又干又哑,学生却听得平平淡淡,感觉枯燥乏味。实施个体教学以后,教学更有针对性了,课堂活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有特长的学生能够各展所长。”
在舜耕小学的校园中,“面向个体、尊重选择”的理念不仅体现在必修课中,还充分体现在选修课中,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2011年9月,新学期社团活动的报名选拔开始了。操场上沸沸扬扬,一个个孩子手拿报名表,兴奋地给老师和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此时徘徊在操场上的胡爱红校长并不开心。因为,她还注意到了另外一些孩子的身影。由于没能参选,他们垂头丧气,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这时,几个孩子着急地跑到她身旁大声嚷起来:“胡校长,为什么只有那么少的同学能参加社团活动?我们也想参加,你有什么办法吗?”望着一张张沮丧而着急的小脸,胡校长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好的,我一定帮你们实现愿望!”
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愿望,每一个学生都有选择的权利。如果只有几朵花儿绽放,那说明生态教育的春天还没来到。生态化课程应当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应当让每一个生命都能享受到有利于成长的那份阳光雨露。
胡校长立即组织学校领导班子进行讨论,召集社团教师和学生代表征求意见,决定将原有的“五德十能”(“五德”是经过提炼而得的孝、悌、信、礼、勤五项舜之美德;“十能”是指听、说、读、写、思、跑、画、歌、创、行)课程升级为“2+X”课程。从因选而定、因优而定、因源而定、因评而定四个角度入手,确定了三个研究方向。即以尊重学生意愿为主,改变课程内容的设置,供学生选择;以激发学生自主成长的愿望为主,设计活泼新颖的评价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将学校特色课程与学生兴趣课程紧密融合。
如何开发实施更符合学情、更加生态化的课程?经过召集师生代表进行座谈和反复论证,学校明确了“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资源即课程”的课程开发理念,将“2”确定为舜文化和英语2门必修课,“X”课程则涵盖校级社团和年级选修课,并同时推出了“选课通关”评价方式。从僧多粥少到机会均等,从因优而定到因选而定,校级社团不再是少数特长学生的专利,“2+X”课程真正体现出为学生兴趣、成长服务的生态化价值。
留足“新空间” 静待“新成长”
学校是师生共生的一片天空。如若教师过多占有时间和空间,势必挤压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怎样改进?通过一次次学习,一次次研讨,在专家指导下,这个问题的答案越来越明晰,老师们最终达成“两大空间”、“五种手段”的共识。“两大空间”即思维推进空间、自主参与空间。“五种手段”即前置思考留空间、综合问题留空间、分层练习留空间、自设活动留空间、耐心等待留空间。
杜晓夏老师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课前设置了这样的思考:请学生在自主学习相关概念的同时,试画一个圆,并思考:在画圆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又是怎样解决的?上课伊始,杜老师就让学生“画圆”,同时抛出了“画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样一个综合性问题,把圆心、半径、圆等零碎的概念综合起来学习。由于课前的设置思考使学生们对圆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所以起点较高的“画圆”环节完成得很好,一上课学生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课上,学生会的,老师不再讲解,而是通过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惑,解决课上讨论生成的新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最后通过从平面图形“圆”到立体图形“球”的联想,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整堂课从课前设置到课上综合问题的探讨,再到分层练习的应用,教师自始至终耐心等待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实践。每个环节均为学生留足思维推进、创新实践的空间,从而达到“为学生的思维发展而教”的目标。
崔曼丽老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水资源”主题课程研究时,设置了这样的活动主题:“大明湖水域面积是多少”。很多学生认为只要上网查查,就知道答案了。崔老师启发大家分小组进行研究。这一问题的设置,给学生留出了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围绕“大明湖水域面积到底是多少”这一研究主题,绘制示意图、研析示意图、科学计算、验证计算结果。绘制示意图时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如:利用航拍器进行实地拍摄,通过网络查询、利用家长资源等,最终绘制出符合实际、便于研究计算的示意图。研析示意图时,结合数学课上所学的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利用割补法将不规则的图形整理成便于计算的几部分。计算时,虽然计算量较大,但是学生依然精确计算出结果58.2752公顷,与官方网站公布的58公顷十分接近。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由此可以看出,自设活动为学生留有思维推进、自主参与的空间,给学生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美术教师姜晖过去教学生画画以临摹名画为主,许多学生面对高深莫测的名画,只是比着葫芦画瓢,因临摹得不像而丧失兴趣和信心。在生态教育理念感召下,她意识到,学生初学画画,画得像不像、好不好并不重要,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她在与学生们聊天时发现学生对《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以及白骨精、二郎神等形象特别有兴趣,一些学生讲起“西游”故事便滔滔不绝、眉飞色舞。姜晖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们画“西游”?她对学生们说:“拿起你们手中的彩笔,睁大你们发现的眼睛,开启你们智慧的心灵,画出你们心中的‘西游形象’吧。”她自己也画起了“西游”。在老师的启发和感召下,学生们兴趣盎然,画自己心中的“西游”人物和场景着了迷。童心童趣,跃然纸上。
生态教育理念表明,学生最好的生长点是个人的天赋、兴趣。教师要遵循学生的生命成长规律,给学生留足“新空间”,用生命去影响生命,静待学生“新成长”。
每人“有故事” 人人都精彩
2015年1月6日下午,天寒地冻,雾霾笼罩,舜耕小学的会议大厅里却洋溢着热烈、温馨、和谐的气氛。老师们欢聚一堂,一道道目光聚焦在讲台上讲故事的教师身上。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他们时而微笑、时而含泪、时而兴奋、时而沉思。这是舜耕小学开展“教师讲述教育故事”活动的情景。故事涵盖了生态教育的方方面面。连续3天,90余位教师讲了许多精彩的故事。
袁琦老师代表级部讲的学科之间“手拉手”开展“主题课程”研究的故事,新颖独特,富有创意。五年级级部全体任课教师在生态教育理念的启发下,自发组成课题组,以“水资源”为主题,开展学科整合的实验与研究。老师们在指导学生深入社区调查用水情况、采集数据的基础上,以“认识水”、“赞美水”、“节约水”为主线,上了一节集语文、数学、科学、音乐元素的整合课。这节课既有对“水的三态”的认识和感知,又有《水之韵》舞台剧的呈现,更有由“一滴水”引发的济南市浪费水的大数据分析。整个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运算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同时,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了“节约用水”的理念。李秋珍老师和张晶老师爱好古典文学,她们带领学生学习传统美文《上善若水》,让学生明白水的美丽无瑕。梁英慧老师利用自身博览群书、喜爱诗歌的优势和学生一起品读吟诵与水有关的40多首诗词,演唱歌曲《蒹葭》、《在水一方》,彰显浓浓的语文素养和人文关怀。科学教师赵大林和数学老师史丽华从学科的共性入手,让学生围绕水的实验进行综合性学习,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透彻理解生活中各种“水”现象中蕴含的道理。英语老师崔苒、李昭侠分别和美术学科姜晖、张彦老师一起,带领学生进行中国山水画的赏析,引导学生用英语流畅表达水循环过程,动手画水循环图,设计节约用水的海报,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五年级级部的水资源主题课程研究中,学生们热情高涨,积极自发地投入活动中。整个活动学生团结协作,你试验,我记录;多维思考,你提见解,我补充;学会欣赏,你的做法,我赞同……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实践探索中得以自主培养。
张彦老师为学生改画的故事耐人寻味。一次美术课上,学生们画动物,小琪同学画的大象有点特别,她给大象画了一个朝上高高扬起的直直的大鼻子。张彦批改作业时,把小琪画的大象直直的鼻子改成了弯曲的鼻子。小琪看了张老师给她批改的作业,委屈地掉下了眼泪,回到家给妈妈诉说:“我画的大象正在摘苹果,苹果树太高,大象一使劲儿,鼻子就直了。”多么富有创意的绘画!从中可以看出小琪在情境中画画,画出了瞬间的感受。妈妈瞬间被感染,当晚就和张老师通电话,说出了女儿的绘画创意。这件事对张彦触动很大,对照生态教育理念,她写下了这样的教学反思:“如果把概念化的造型搬到孩子的画作上,那么这幅画就失去了童趣,就会千人一面,毫无生气和创造力。直接把结果呈现给孩子,而忽视了孩子的认知过程,孩子们以后再画画,必然不会观察,不会思考,只是机械地重复大人给予的结果。这样的作品即使再漂亮,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舜耕生态教育中,校长与教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胡爱红校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她心中装着“每一个”。通过生态化管理,为“每一个”的成长营造宽松环境,为“每一个”的发展指引方向,为“每一个”的绽放搭建舞台。
学校有一个基于年龄差异面向全体老师的阶梯培养工程,有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指标。该工程引领工作一年之内的教师争当“新苗教师”;鼓励工作二至五年的教师争当“新星教师”;工作五年以上的教师可以走“学研型”和“风格型”教师的道路。路铺好了,还需要强有力的专业引领。学校以教科研工作为引领,在学校的省级课题框架内,号召教师申报“个人发展点”,人人搞研究,人人有课题。
2015年3月20日,舜耕教育集团在舜耕校区举办以“幸福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教学年会德育专场。该年会秉承“教师即课程”的课程开发理念,通过“我有绝活儿”专场展示,进行了“2+X”课程选拔赛。教师们纷纷亮出“绝活”,参与科技、手工、美食、运动、歌唱等十大类比赛。教师们不仅在现场学到了摄影窍门、美发技巧,还品尝到了美味,欣赏到了国画、速写,听到了改编的歌曲……各校区教师都展现了别样风采。集团以此为契机,将教师们的“绝活儿”与学校“2+X”课程开发相融合,推动了生态课程的研发与实践。
注重差异的阶梯培养和小课题研究,让很多教师找准了基于自身特长的发展之路。同时,学校还以“学研共同体”建设来带动教师团结互助、共同发展。教师们根据自身教育教学实际以及研究兴趣,自发组建了19个学研共同体。其中,成立最早、涵盖面最广的是成立于2007年11月的“师道研究会”,其宗旨是:“探索为师之道,研究行师之艺”。教师们为构建开放、和谐、让每一个孩子充满安全感和幸福感的生态课堂,探索着、研究着、实验着、收获着……
学校还特别重视创设一些温馨自然的活动。从2007年至今成功举办多届“家和万事兴”元旦联欢会、“舜耕风云人物”揭晓与颁奖仪式,成为舜耕人迎接新春的美好记忆。下面撷取的是“舜耕风云人物”揭晓与颁奖仪式上的一段颁奖词。
“年度特殊贡献奖——舜耕硬汉(男教师群体):千佛山下的愚公,舜耕小学的硬汉,铮铮铁骨,默默奉献。他们用坚实的双肩担起学校的重担,每逢大事必在前。他们是一块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要问他们为哪般?只为舜耕的美好明天!”
“舜耕风云人物”的评选不是学校官方的评选,完全是老师们自发创意、推举、评选的结果,既面向全体,又格外关注平凡岗位上每一位教师的付出。这种自发的评选更加闪光,更加温暖,更加深刻。
家校“一家亲” 和谐大生态
2015年11月25日,在舜耕小学专为家长举办的“家长节”上,四位妈妈组合登上了论坛展示的舞台。她们是2012级4班的家委会骨干成员——“辣妈联盟”。展示中,大家看到了4年来她们和班主任老师携手为孩子们策划组织的“快乐读书”拓展阅读活动,“分享济南,拥抱春天”周末游园活动,“游济南青山,赏泉城美景”社会实践活动,每年度的元旦联欢会,亲子运动会……四位妈妈激情四射地说:“家委会工作让我们找到了更丰富的自我,开启了一段家校教育融合之旅。”
“辣妈联盟”是舜耕45个班级家委会各自精彩的一个缩影。《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曾专题报道过舜耕小学新型家委会“舜友联合会”的成功经验。在山东省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专项培训中,舜友会应邀面向十七市进行专题讲座。胡校长曾被邀请赴北京史家小学、厦门中国教育学会学术论坛、台湾、杭州等地进行经验交流,学校被授予“中国家长学校百校联盟示范校”。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来校调研并给予高度评价。
舜耕小学的新型家委会“舜友联合会”成立于2009年2月。舜友会以诚意和行动,尊重家长,信任家长,引领广大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民主监督,培育家长的民主精神和志愿者精神,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推动学校建设、家庭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了家校教育和谐一家亲。
让有能力的家长走进来,家校矛盾有了调解员。第一任舜友会会长叫吕,他和第一批会员成为家校之间的“和事佬”。他们既是学校的朋友,也是家长的代言人。家长有意见,可以反映到舜友会,舜友会再与学校和家长进行沟通,解决一些问题和矛盾。舜友会在校长办公室对面有一间专设的办公室。从吕到第二任会长易开、现任会长耿磊,他们每天都到校,安排校级舜友会成员轮流值班,负责接待家长、老师的来访。在舜友会的协调下,学校、老师和家长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让有时间的家长动起来,校园安全有了志愿者。安全问题是家长最关心、学校最重视、开展任何教育教学工作都绕不开的问题。有家长提议组建一支“爸爸护卫队”,获得通过后,护卫队很快组建上岗,并在家长主动报名的情况下很快发展成为“家长护卫队”,与学校共同筑起一道安全防线。学校和舜友会携手,通过制定安全预案、招募志愿者等方式,开辟了学生实践活动的“绿色通道”。2015年9月26日上午,舜耕教育集团舜耕校区舜友会组织一年级400余名学生和家长来到山青世界,举行了2015年舜耕教育集团“自留地”秋收活动。这种大规模的农耕活动已连续开展了8年。除此之外,舜友会还经常组织开展摄影比赛、义卖报纸、义务植树、舜康游戏、汉藏一家亲、走进博物馆、科技馆、公园、拓展基地等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平均每年有百余次。有了家长的参与,家校教育拓展了广度与深度,更有亲情的浓浓“温度”。
让有特长的家长动起来,助力学校课程开发。舜耕小学的许多家长学历高、素质高,为了让家长中蕴藏的优质资源成为学校的课程资源,学校展开广泛调研,根据家长的职业优势,确立了教育、医疗、环保、文化、经济、媒体课程等几个主要方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家长课程”。例如,学校“舜文化课程”、“舜康体育课程”的开发,还有“京剧进校园”、“阳光篮球”、“机器人工作室”等课程资源的引进,都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帮助。有特长的家长成为学校的客座教师,充分激活了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让家长和老师全面互动起来,参与学校教育管理、监督、评价。学校与舜友会恪守沟通互助原则,建立起了一套家委会监督、协调、评价学校的工作机制。例如,借助舜友会创新评价方式,落实家长的评议权。借助舜友会这一平台,广大家长走进了课堂、走进了社团。学校建立了家长评价学校工作机制。家长可以通过十大习惯积卡争优、校园之星、舜耕达人等德育活动来评价学生;通过学期末的考核会,对教师师德、业务能力、家校沟通等进行全面评价,分值占教师考核总权重的30%。学校接受市中区、济南市教育系统家长满意度调查,以高于95%的满意度名列前茅,被授予“济南市教育系统家长满意学校”称号。
舜友会将家庭、社会等多元力量引入学校治理体系,让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拥有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实现了学校教育广度上的拓展与深度上的突破,实现了让学生受益、社会认可、学校发展的共赢。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将生态教育从校内拓展到校外,营造了校内外动态、平衡、和谐的教育大生态。
舜耕营造的生态教育,如深巷美酒,冲出雾罩楼掩,香飘四方,引来省内外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像春潮涨满了大明湖。同时,得到各级教育部门及有关部门、学会、研究会的高度认可,获得国际生态学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示范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实验基地、山东省规范化学校、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示范基地等称号。
胡爱红校长带领团队把舜耕小学打造成了一个和谐、温暖、孕育着无限可能的神奇生态园。他们探究生态教育的真谛,一路探索着、努力着,向着心中的教育梦想坚定前行!
(陈培瑞 杨晓林 庄颖 张孜 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