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义利观的培育 让学习回归求知的本源 图文 湖北黄石政府拨2000万元留住技能型人才 宁夏优秀乡村老教师评中高级职称不受职数限制 北京人事考试首次实行“刷脸”进场 上海小学兴趣化体育课改扩大试点 江苏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专技人员创新创业 南京大学研究发现:  儿童更喜欢冒险且风险偏好行为呈递增趋势 河北石家庄主城区公办小学推出免费托管服务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观点透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义利观的培育

□ 赵萍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义利观的培育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学生的培养首要是价值观问题,即培养大学生具有什么样品格的问题,其实就是德育问题。《资治通鉴》中关于德才关系有一段论述:“聪明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姿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虽然才德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还有些空洞,但“道德的形成是全社会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社会经过几万年的学习,个人之见经过无数次的博弈,才形成了大家公认的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正确义利观的培育,就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就是培养大学生对自身的道德品行有一个正确认识和理解,培养负责精神活动的“中枢系统”,在个人奋斗的生涯中寻找到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才不会忽视道德的影响。

一是摆正“义利”的辩证统一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对待物质追求和道德修养的关系。物质利益的追求起源于人的本能,道德修养却来自于要成为更好自己的一种修为。当代大学生显然处在一个物质诱惑极端丰富的时代,对成功的准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物质财富占有多寡的社会现状,很难用语言简单地阐述清楚选择物质的同时如何做到不丢弃道德,而且要时刻将道德举过头顶。“社会转型因现代化而起,又以现代化为归宿。当这个过程中的大众由直观而感知的现代化,恐怕大部分都是面对纷至沓来的种种变化而不得不全力应变和不断求变。人们日行起居,医疗、教育制度在变,传播媒介在变,交往方式在变,代际关系在变;当下国民焦虑,社会信任下降,情感冷漠、人际疏离、归宿感缺乏等成为当代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无止境的变动使得人们在得到很多东西的同时,又不能不放弃种种熟悉的东西。”“用钱袋的影响来衡量每一种活动的意义。”对物质财富的热切追求带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正在显现,对生活目的的茫然和价值信念的丧失使很多人,尤其使生命力旺盛的大学生们产生了困惑,如何看待“义利”的关系将是大学生在塑造自我人生价值观时不可逾越的一道坎。

二是正确对待“公私”的关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传统文化中“重义轻利”表现在义利观中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是“大义”,个人的利益是“小利”。我国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这种制度中,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是由于在本质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涵的新型义利观,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的优选人才,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如果没有树立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致的义利观来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对个人的发展乃至整个民族的未来,结果都是不乐观的。因此,在大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重大义轻小利的正确义利观,是对大学生人格理想、人生追求的正确引导和合理规划。要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的发展和辉煌都是建立在民族和国家的伟大复兴之上,没有国家的繁荣富强,个人的利益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从谈起,这些都是经过历史验证的真理。

三是正确对待物质利益和精神价值平衡有利于大学生对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义利”并举的含义在正确义利观中并不赞成对“义”的片面绝对追求,避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追捧,避免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李克强总理在河南考察工作时,曾勉励电商企业员工:“你们都是大学毕业生,有专长,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理想,有创客精神把经济蛋糕做得更大,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让大家生活更幸福!我希望你们保持这种创业创新的热情。不要怕质疑,要在质疑声中成长,在风浪中搏击,接受合理的建议,在克服困难中成长壮大。”中国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接受并形成了效益观念、竞争观念、正当的个人利益观念、艰苦创业观念等。大学生们重视利益,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兼顾个人和社会,兼顾索取和奉献。这些追求也都对大学生本身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如果认为大学生都要重义轻利才是理想的目标,也会有失偏颇。人的生存是需要物质条件的,人不去追求自己的利益,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获利的权利,会挫伤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劳动积极性,轻则会抑制社会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重则会导致社会矛盾爆发。因此,义利观的教育必须在重视大学生现有生产力的基础上有序平衡地展开。

(摘自2016年第三期《北京教育》)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