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化”教学并不难
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认识世界。
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处处留心皆学问。”教师要让学生去发现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事事与数学有关。从物体的大小、多少和种类到物体的形状和面积,从时间到空间,从家庭到学校,从地球到宇宙,等等,无不包含数学知识与问题。只要我们用心去引导、教育,就能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教师要在课堂上实现“数学生活化”。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时,我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从而知道三角板、房梁架等物体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而推拉门、电动门等都是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可变性。又如:在学习“元、角、分”时,我及时组织学生去市场、商店进行实际购物活动。再如,在学习“利息”、“统计”、“分类”等知识时,我不失时机地开展课堂模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每一节数学课堂上,我都设计一些小游戏或竞赛活动,让课堂既丰富多彩又轻松快乐。
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学习数学。就学习而言,整个学习过程就是学生的探索实践过程。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这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教师必须摈弃那种以例题、示范和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索与交流活动中,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探索,从而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识,在交流中发现数学规律,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将硬纸板做成的平行四边形物体进行剪拼,寻找出求面积的方法。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的基础上得出了六种剪拼方法,丰富了知识,学会了计算面积的方法。又如:在教学“对称图形的特征”时,我让学生收集各种图片、实物,并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学生不仅准确地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还喜欢上了剪纸艺术。
要提倡数学学习“对外开放”,让学生开阔视野,突出个性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要加强同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小学数学探索与应用》最早提出“数学学习联系生活实际”的观点,开创了“数学生活化”的先河。我们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让他们用数学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从而运用多种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数学知识和民间数学文化。例如:我在教“珠算乘除法”时借鉴了民间流行的“扒皮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生活化”让“学”融于“看”、“比”、“说”、“试”、“做”、“猜”之中。学生在“玩”中“学”,学得轻松,玩得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