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爱好。”爱好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使课堂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应用性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使学生学习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物理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变了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理解信息,产生学习的爱好与乐趣,主动、及时地获取信息。例如,在讲解“机械能的相互转化”这一章节时,教师利用Flash动画,能够使学生听到水流声,感受到气势磅礴的江河水产生的巨大能量带动水轮机转动而发电的情景,使没有见过大型水电站的学生能熟悉水电站的运转过程。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索过程,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和思想,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例如,在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时,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现牛顿具有非凡想象力的情境:牛顿坐在树下,发现苹果落地,思考“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会向地面落下,而不向上运动”。在兴趣和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牛顿的卫星原理图,并坚信地球是个球状体。就这样,学生的探究意识被激活了。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优化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实践。但由于受到实验仪器本身的特点限制,因此实验效果不尽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完成现实环境下难以操作的物理实验,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如电流的形成、电磁感应、失重状态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模拟,能够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是用叙述、挂图等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是: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时间较长,耗费精力大。在传统的备课过程中,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去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而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不仅熟悉教材、吃透教材,而且会利用计算机输入文字,收集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图片、电影画面等。教师在网上搜寻图片、音乐、电影画面等,要花大量的时间。如果教师每节课都用课件授课,就会花费很多时间,势必会影响到他们对教材的深入挖掘。
二、板书依赖大屏幕,使学生对基本概念的认识似是而非。有的教师在多媒体课件教学中一连用了几十个PPT课件,使得教学过程变成“放电影”,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看电影”,以致未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学生在课堂上看似兴奋,充满好奇心,但学习结果不尽如人意。
三、过多地依赖多媒体课件,盲目追求多媒体教学。现在,许多教师一味地追求形式化的东西。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需要,课堂上都使用多媒体课件,以表示他已经会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充当了解说员的角色。有的教师为了上好一堂公开课,把绝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制作课件上。为了表现艺术美感,有的教师在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音乐,把课堂当成电影院了。
如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呢?多媒体在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我们应当适时、适地、适度地加以应用,不能走极端,切勿用电脑屏幕替代黑板。教师必要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对板书内容随时进行调整、修改。多媒体课件要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对教学课件不宜照搬,而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选择和加工,择优选用。运用多媒体应当掌握好度,不应该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的教师每节课都用多媒体课件来上,而不去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以致降低了课堂效率。
多媒体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教学,而不是替代教学。我们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还应看到它的缺点。我们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但也不能一概摒弃它。只有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能让多媒体真正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