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公加剧澳大利亚阶层分化
经合组织日前发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报告显示,澳大利亚15岁中学生在阅读、数学、科学方面的表现在65个参评的国家和地区中相对落后。该报告指出,教育不公平是导致澳大利亚学生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它不仅影响了澳大利亚的整体教育质量,而且正在潜移默化地加剧社会贫富分化。
学生整体表现一直呈现下滑趋势
近期公布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报告是根据经合组织对65个国家和地区共51万名年龄在15岁零3个月至16岁零2个月的中学生进行测试得出的结论,被认为是考察全球2800万15岁左右学生教育水平的重要依据。
这份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排名前10%的中学生教育水平只相当于新加坡、韩国等地排名前40%至50%的学生。澳大利亚中学生的数学成绩堪忧,约1/5学生的数学能力不达标。据报告结果推测,澳大利亚约有14%的15岁学生在阅读方面无法满足未来工作的要求,20%的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表现低于国际标准水平。
该报告还显示,在澳大利亚,一个孩子从小学到10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一)平均教育支出为13.2945万澳元(1澳元约合4.7元人民币),这一花费是中国上海学生的两倍,比韩国学生高出40%。但澳大利亚的教育成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并不成正比,约1/2中国上海学生和近1/3韩国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名列前茅,而拥有同等成绩的澳大利亚学生比例仅为1/7。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首席执行官、教育学教授杰夫·马斯特斯长期关注和研究澳大利亚教育问题。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学生能力总体高于平均水平,但学生表现从2000年起呈现出的下滑趋势仍在持续。学生在数学和基础科学方面下降尤为明显。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15岁学生在数学和阅读方面均未能达到基本水平线,应引起高度重视。”
资源配置不均制约教育水平提升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委员会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各学校之间的差距说明澳大利亚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制约了国家整体教育水平提高。哈佛大学教授帕思·萨尔博格2014年在澳大利亚进行学术交流时就指出,在经合组织中,就读于公立学校的澳大利亚学生比例最低。私立学校学生人数增多造成了教育分化,使教育体系失去公平。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在软硬件配置上的差异是澳大利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最直观表现。经合组织调查显示,目前约有60%的澳大利亚中学生就读于公立学校。“公立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都明显落后于私立学校,但私立学校高昂的学费令很多普通家庭望而却步。”悉尼大学教育与社会工作学院副教授沈惠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师资力量是导致学校教学水平分化的重要原因。”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陈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来自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学生在成绩和学习能力上确实存在较大差距。
澳大利亚各州和各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也不均衡。沈惠中向记者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澳全国领先地位的新南威尔士州,教育资源比较丰富,该州学生成绩在澳全国名列前茅;但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学生成绩排名则相对落后。澳大利亚政府理事会2013年11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原住民青少年10年级的就读率仅为55%,是澳全国最低水平。
教育不公问题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学生父母教育水平也对子女教育产生了影响。堪培拉大学副校长史蒂芬·帕克认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家庭,子女越容易进入顶尖大学。在澳大利亚排名前8的大学里,来自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学生人数比例相当低。教育不公导致学生工作后收入不平等,收入较高的家庭财富能更多地传递给下一代,会进一步扩大社会贫富差距。
教育不公平使澳大利亚的社会层级分化日益严重。帕克认为,在过去50年中,澳大利亚对高等教育进行普及,社会不平等状况也日渐加深。过去20年中,澳大利亚的基尼系数在经合组织国家中保持平均水平,但2015年该系数已高于平均水平,意味着澳大利亚社会不平等状况加剧。帕克指出,从1980年开始,澳大利亚人均收入不平等现象已经出现,近年来开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社会不公平程度越高,代际流动性越低,教育已成为澳大利亚代际流动性降低的主要推手。
随着澳大利亚联邦大选日期临近,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为获得更多民众支持,澳大利亚自由党联盟承诺向学校提供12亿澳元的资金支持,工党也提出了45亿澳元的教育预算。在马斯特斯看来,扭转澳大利亚教育质量下降,资金并非最棘手问题,“教育是国家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我们需要联合学生、家长、学校、政府、商业部门等各方力量共同探讨,以改进澳大利亚的教育体制。缩小各学校之间的差距是一项重要任务,有利于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政府应大力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确保所有学校都公平享有高质量的师资和学生生源”。
(摘自2016年6月3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