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三味文摘 “人生三境界”今释 重塑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创新是高收入最大驱动力 做做白日梦提高创造力 九如山美景 耐看的书 读屏和读书可以共存 “给力”本指官员工资 人们为什么如此怀念杨绛先生

第8版:三味文摘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三味文摘
08
【科苑采风】

做做白日梦提高创造力

□ 郭原毓

当你感到无聊时会做些什么?刷网页、玩手机或是任思维天马行空游走?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的桑迪·曼恩教授认为,通过手机和网络寻找即刻的满足,结果反而更糟。“太多的外界刺激,导致我们的注意力始终被各种刺激牵着走,最终越来越无聊。”她倾向于将注意力由外部转向内部,让思维自由飞奔,也就是“做白日梦”。白日梦,指人在清醒时进入的思维漫游状态,它能够将不相关的记忆碎片或想法联系起来。曼恩提出,做白日梦也许可以提高人们的创造力。

在曼恩设计的实验中,被试者需要抄写电话簿中冗长的号码,其中一部分被试者会在抄写过程中走神,即做白日梦,被试者接下来会进行创造力测试。结果发现,“做白日梦”组的被试者要比对照组的在创造力测试上得分更高。

对于这个研究结果,暨南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武艳认为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人往往在迷迷糊糊时,大脑的抑制处于最微弱的状态,思维便可以无拘束地漫游。这种不受限制的思维活动就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她说,“前段时间有人提倡适度‘放空’,这其实都属于无聊状态的表现,不再将思维集中于某一个点,不关注外界变化,让注意力转向内部,因此形成想象的飞跃。”

无聊会迫使我们从一成不变的旧路中抬起头来,尝试新的目标和想法。武艳建议,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心理暗示来引导自己,将无聊引向“好奇”的方向。为了保住这一良好的尝试惯性,除了保证生活规律,还应加强生活状态的多样性,适当安排外出旅游或多参加社交活动。当你因某问题而焦头烂额时,不妨先让自己“无聊”一阵子,沉浸于白日梦中,说不定就会灵光乍现了。

(摘自201649《广州日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