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实施德育课程综合改革
——临沂市“问题导向”德育课程改革破解德育低效难题
为进一步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近年来,临沂市立足当地实际,对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实行德育课程综合改革,破解德育低效这一难题。
2013年11月,临沂市启动“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研发与实施工程,创新德育课程、德育方式方法、德育评价,提升中小学德育实效性。“问题导向”德育课程改革首先选定初中学校和初中学生作为重点研究实验对象。他们将“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定位在初中段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上。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一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临沂第十一中学校长刘书君说。
“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着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我们研究确定了问题导向思维和一线工作法,破解中学生品德教育突出问题,推进德育课程改革。”该市教育局副局长陈景山表示。
该市教科研中心将面向初中的“问题导向”德育课程界定为: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价值追求,是一种“基于学科课程,以活动课程、案例教学为主”的德育综合性课程。这一课程密切关注当代初中生生活、思想道德特点和青少年成长规律,是基于区域、地校结合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据介绍,该市首批确定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内容,共有15个专题,分别为孝敬、诚信、感恩、分享、责任、爱国、交往、早恋、交流合作、手机和网络、挫折与减压、冲动与自控、人生理想、法治教育、生命与安全。这些德育专题跳出了单一的学科、活动的圈子,聚焦青少年成长主题,是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深入实践。
在课程开发之初,该市从顶层设计入手,确立了“坚持方向、问题导向,政府主导、行政推动,专家引领、专业实施,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的研发机制,坚持以中学生思想上存在的普遍问题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问题为导向,从影响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当前初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体系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和专业开发。
为了确保实验课程开发与实验效果,该市拨专款300万元扶持专题课程开发。市教育局组织力量制定了《“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开发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全市骨干校长、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100多人的开发团队。通过召开课程开发工作推进会、课程开发工作调度会、课程资源评议会,就视频案例选取、录制和教学活动、教学环节设计等反复研讨、打磨,对初步录制的观摩课集中观课、议课、磨课,在广泛征求领导、专家、教师和学校的意见基础上,该局对课程设计进一步调整优化。
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专家组确立了“以生为本、基于学校、区域统整、地校结合、校本实施”的课程建设总原则和“一三三五”(即一个专题、三个要素、三个课时、五个环节)“问题导向”德育课程建设方向。
在多位知名高等院校教授、科研机构专家的全程指导下,全市120多名专家、500多名德育教师、5万多名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共同研发形成了基于临沂市乡土文化、基于临沂市师生自己的德育故事、主题鲜明的15个专题“问题导向”德育实验精品课程。
在德育课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以自由讨论、小组合作、探究争鸣等方式进行学习,改变了以往思品课以死记硬背为主的学习方式,而是以自主体验和价值共鸣为主,表达能力、合作意识、沟通能力都得到提高。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改革后的德育课程是地方教材、生本课程,构建的是生态生命的、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育德课堂。”该市教育局局长祖旭东如是说。
临沂市“问题导向”中学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手段的一次尝试探索。孙伟副省长、左敏厅长对改革给予充分肯定。“这是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华这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