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活动,班主任如何陪伴
体验,不可缺
搞活动与学习成绩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关系。
我能够理解很多教师和家长对孩子搞活动牵扯精力影响学习的担心。但据我多年的观察,社会活动绝不应该是学有余力学生的专利,相反如果引导得当,各种活动反而会促进学生的学习。这其中的关键是对活动的总结与提升。
每一次活动结束,我都要对活动做总结,这是我带班的一项重要制度。总结要有3个关键词:原理、过程、感谢。
原理是指对整个项目复盘,分析项目成败的科学因素,而不只是纯感叹。这个环节很重要,可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原理再深化。过程是指对整个过程做描述,是学生将情感体验深化的环节。
中国的教育传统一直强调在生活中接受教育,从洒扫应对开始,在待人接物中接受教育、实现成长。中国的班集体提供了一种班级生活,活动就是班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这种生活中习熏悟化、自然而然地获得成长。我相信,在整个活动中,很多同学都经历了人生的某种突破或完成了某个第一次。比如,在这次艺术节上,有人第一次学会化妆,有人第一次学会缝衣服;有人向艺术与组织的高难度挑战,有人向个性的弱点寻求突破。
包括我,也第一次跑到了合唱的低声部,现在想来挺有意思的。合唱前的周五是走台的时间,走台时一听,《菊花台》男声根本没出来。这在我意料之中,历届合唱,最难的是男声放不出来——我现在还记得16年前,我带着当时高一8班的男生在学校门口的天桥上一起放声以练男生胆子的情形。
于是,本来不准备上台的我决定上台,并且不只是加入主旋律凑个数,而是要加入低声部,去做个基础。
可是跟明珠、严晨一学才知道《菊花台》男低真的很难,更难的是,一与大家合练,我就被带跑——这是我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在合唱中唱低声部。
结果清明节假期在家练了3天,一直跟着各种《菊花台》主旋律唱低声部,直到最后基本不会被带跑,才站到男低的队伍中。虽不敢说唱得多好,但也算是我的一个小突破。
我想我的学生在这次活动中也一定有不少这种突破,这种体验太难得了,这种体验不就是最好的教育吗?
明确班主任在活动中的定位
当然,我此次上台,还有更重要的考虑,就是班主任在活动中的定位。
班主任在活动中,是一个教育者,他要通过事先的设计与过程中的引导使教育效应最大化。班主任可以也应该成为活动的参与者,但定位要清楚:一是陪伴,二是体验,三是观察,四是支持,五是引导。
不管多大的学生,其实都是需要长者的陪伴的;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心中是有期待的。做了父亲之后,我更体会到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做教师也是如此。那种“就让学生去搞吧,我们不管”的说法,有时是放手,有时就是犯懒,其区分标准就是陪伴与否。
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是一种体验。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站在师者的立场上去要求学生,并没有真正体会学生的接受程度。这次我亲自唱一遍男低,才知道其中的难度。
活动是最好的观察学生的途径。科任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一定没有班主任全面,就是因为班主任可以全方位观察学生。唯有吃透学情,才能有效教育。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班主任的参与就是巨大的支持。在所有活动中,学生永远是主角,我扮演一个默默旁观与鼓励的角色,而一旦需要我站出来,我会当仁不让。这次艺术节,年级里有不少教师参与到合唱中,他们的存在就是给学生巨大的支持。
班主任的引导很重要
班主任要把活动当作教育契机,无论成绩好坏,都要从中挖掘各种教育因素,因为活动最终是为了成长。所以,班主任的引导很重要。
就以这次活动为例吧,我们同样有遗憾。比如,我们并没有积极观看没有进入决赛的戏剧项目,在微电影的鸣谢环节中缺少对教师的感谢。
在闭幕式结束后的初步总结中,我讲了这样一段话:“咱们10班同学有着非常强的创造性与领导力,能够创造奇迹。但要想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还不能只是孤芳自赏。我们希望别人关注我们、鼓励我们,那么我们也应该关注别人,鼓励别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鼓励。唯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这就回到前述总结的最后一个关键词:感恩。有感恩心态的人,心里会想别人更多一点。
我必须告诉学生,你取得的成绩绝不只是你一个人的功劳,更有整个团队和班级的功劳。
(摘自2016年5月31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