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角色之问:首席服务官还是专业引领者
作为校长,办学中会遇到无数次选择。选择的过程如何把握和判断,非常需要能力和经验。校长在不同角色中应该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校长是思想的引领者。校长需要把教师、学生和家长通过文化引领到同一条路上,让大家有愿景、有梦想、有希望、有追求、有奔头。如果没有这一点,校长的定位就失去了价值。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倡导建立“幸福教育”,通过这样的理念建构一种文化,明确把“德如玉、智如泉”作为培养目标,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引领学校的发展。
校长是规划设计师。校长要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确定学校的目标和发展路径,一步一步地行走。校长尤其要围绕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建构什么样的课程,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校长不能是照本宣科的国家教材执行者。不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都必须回到学校的环境才有意义,所以必须建构自己学校的课程图谱,并落实到每名学生身上。一线教师是课程的研发者、教授者、实践者和评价者,校长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他们才是真正的课程研发者和践行者。
校长是外交家。校长既要上下畅通、“左右逢源”,又不能失去教育人的风范。校长还是一个家庭调解员,是学校的大家长。教师的生活出现困难需要照顾,学生遇到成长瓶颈需要疏导。每个学期,作为校长都要对“问题学生”进行调研,定期约谈家长,定期组织召开家庭研讨会,还要给家长教法律、讲规则、提要求,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校长是社会学家。校长要引领教师、学生和家长关注社会。譬如,我们有一个“玉泉慈善基金会”,每年新学期初,要让学生把压岁钱捐出来资助农村小学,做社会公益事业。前不久,教师带领学生去云南一个贫困县的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做社会公益事业。还有,校长这个社会学家千万不要“一本正经”,要学会“装萌”,给学生们发礼物,跟他们一起玩耍。凡是社会赋予校长的角色,都不妨尝试一下。
有人这样说过:“只要做过校长的人,做市长都完全能够胜任。”这充分说明校长角色的多重性。校长有许多角色要担任,有许多事务要处理,问题来了:校长还需要上课、讲课吗?
我的看法是:校长必须听课,这是实施专业引领的基础和前提;校长听课要覆盖每个学科,这是掌握全局、推动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校长必须会听课、重点听课,不是听课越多越好,而是要听出“门道”,定期总结经验,梳理问题,做好导向,引领教师将课程和教学落实到每名学生身上;校长听课的过程也是调研的过程,通过听课发现问题,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听课过程中,校长会看到教师在使用教学工具、教学方法、教学设施、教学设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供服务。
那么,校长到底是首席服务官还是专业引领者?
我以为,校长确实是一个专业引领者,具体体现在:学校文化与理念的设计者、践行者,学校治理结构与制度的设计者、践行者,课程与教学系统的设计者、践行者,教师发展与专业成长的设计者、引领者,家校合育系统的设计者、践行者……但同时,校长也是一位服务者:为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提供服务,让他们从内心亲近校长、热爱校园。
在中国,校长既是首席服务官又是专业引领者,是二者兼有的角色。
“国家把整个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身心做整个校长。”这是陶行知先生给校长的定位,也是挂在我办公室的一幅字,在此与所有的校长共勉。儿童是一个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明天,我想,一个校长对国家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一万个中小学校长就会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摘自2016年6月15日《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