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写作文就失真
上海市最近举行了以“我最喜欢的古代人物”和“我家的传家宝”为题的小学生征文比赛。令主办方意外的是,在600多所小学、逾两万名学生的参赛作品中,“外婆留了一件补了又补的旧衣服”在相当一部分学生笔下成了“我家的传家宝”,这令阅卷老师不禁感叹:“如今到哪里找上千件外婆的补丁衣服啊?”不少学生将自家的传家宝聚焦在传统美德上,但落笔却是“自己的铅笔用到很短很短了还不舍得扔掉”。
有一种声音,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我们一边教育孩子从小要诚实、不说谎,一边又在语文教育中通过各种写作方式、样板示范的引导,让孩子的写作成了“最稚嫩的八股文”。在孩子的作文中,不少内容和细节既非来自真实生活,也非出自童年天真的想象,而是千篇一律“安全的模仿”。提到某个问题,就想到某个概念或既定形象,已经成为不少孩子提笔写作时的条件反射。
有人说,这种现象缘于今天对语文教育的重视不够,当英语、奥数成了升学和生存的现实技巧,语文教育就被一些人理解为能识字、能阅读就行了。但实际上,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语言理解、写作运用、人际交往和学习潜力都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那么,一写作文就“撒谎”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创作源于生活,虽是一句老话,却也是一句不仅适用于作家,也适用于学生的话。今天的孩子们,课堂之外的时间几乎都被各种作业、补习班、课外班占用,哪还有机会去体验比学业本身丰富得多的生活?说到底,生活本身的生动和复杂是一个人获取知识进而立足社会的最重要资源,远离了这些资源,仅仅囿于课本知识,被约束的不仅仅是笔下的文章,同样还有感知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拓展。
因此,学生作文失真的问题,实际上是学生远离生活、失去生活的问题。今天的语文教育需要更宽阔的胸怀和视野,还孩子以生活本身,方能培育出真正的情怀。
(摘自2016年7月28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