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放手让孩子去做 幼儿教师技能比武 微视频的作用与意义 从说真话开始实施德育 乡村美术教学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问题与对策】

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章丘市第五中学 杨志涛

当前,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的主要管理者,不但拥有预防校园欺凌的诸多优势,而且对防止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因此,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以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教师责无旁贷。

一是增强对学生的爱心。具有欺凌倾向的学生跟家庭养育方式有很大关系。要么是父母离异,导致学生心理变态,性格怪僻;要么是习惯在家里当小公主或小王子,为所欲为,养成了过于自私的毛病。这两种教育方式,归根结底都是缺乏真正的爱的教育。

应该说,面对校园欺凌,教师和被害人家长一样无比痛恨,常用的做法就是几经教育无效后开除施暴者。这种简单的方法往往后患无穷。因为有些学生即使被开除了,但影响还在。如果这样的学生在家不悔过自新,有可能会进一步堕落,还会影响到校园内。所以,教师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敞开胸怀,给这类学生更多的关爱。

有了爱心,才能细心。很多欺凌事件的发生都有一个过程,例如,篮球场上的一次合理争抢就有可能引发争吵,如不及时制止,就会使冲突升级,甚至发展到群体斗殴。再如,一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无人理会,也可能被人欺负,长期的压抑极有可能酿成悲剧。因此,教师要从细节入手,关注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关注他们异常的变化,防微杜渐。

有了爱心,才能耐心。转化问题学生非一朝一夕之事。在一个群体中,有欺凌倾向的学生往往就那么几个,教师要紧紧盯住这个目标,经常性地开展教育,言明利害,警钟长鸣,最大限度地减少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虽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强调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不要以分数论英雄,但实际上,很多学校仍然在搞“应试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仅放在校舍改造和环境美化上,许多有意义的活动都被各种文化课挤占,使学生对校园失去认同感和归属感,校园欺凌问题隐藏在升学率和光荣榜背后“暗角”里。

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有效地唤起师生对校园的情感回归,促进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孟母三迁”的典故,就说明了文化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因此,学校要让校园生活弥漫着文化气息,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充实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对文化的心理渴求得到合理满足,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群体的温暖。例如,开展普法教育活动,让学生知法懂法,对法律心怀敬畏;开展帮扶结对活动,让学生增加友爱互助的情感,把很多小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举办“校园暴力”图片展,引导学生从惨痛的事例中认识到校园欺凌事件的严重危害,增强反对校园欺凌的信念;开展“珍惜自我,珍惜他人”主题班会,使学生受到尊重生命、远离欺凌的教育。

三是增加学校与家长联系的内容。的确,很多学校比较重视与家长的联系,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教师与家长的信息互动等。但这些活动大多围绕学生的学习来进行,关于学生日常行为的话题则不多,即使有也基本上是“报喜不报忧”,或含蓄地草草带过,使家长不能真正了解孩子,无法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尤其是校园欺凌现象发生后,有的学校喜欢遮遮掩掩,息事宁人,对校园欺凌的认识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而不是法律议题。这无疑又给有欺凌倾向的学生一个错误的判断,无意中给校园欺凌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因此,家校联系要增加关于校园欺凌问题的内容,并组织家长进行适当的培训。如教育家长给孩子的穿戴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不要去挑逗比较霸道和强悍的同学;在学校不要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矛盾就及时找老师解决;教育孩子上下学时尽可能结伴而行;独自外出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放学后不要在路上贪玩,要按时回家;让孩子参加自卫训练,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等。

四是给学生一个纯净的社会环境。从近年发生的一些校园欺凌事件来看,暴力、色情是第一推手。虽然我国的法律禁止孩子接触这些东西,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共同努力,积极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遏止和消除这些负面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要解决校园欺凌问题,教师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