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源头是“保保”
不知怎么的,“宝宝”成了流行语,走到哪儿都有人说个没完。其实,网络世界里忽然掀起一阵“宝宝热”,似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先不管这股风潮是怎么来的,若要追本溯源,“宝宝”二字,其实颇有一些故事可说。
“宝宝”一词的来由,晚明文人田艺蘅的《留青日札》说得相当清楚:今人爱惜其子,每呼曰“宝宝”,盖言如珍宝也。亦作“保保”,人以为保抱护持之义,殊不知“保保”者,元人尊重之称。
按照田艺蘅的说法:用“宝宝”来指代小朋友,大抵是明代开始的流行,其源头则可追溯到前朝。蒙元时候的语言,“保保”表达的是一种“尊重之称”。到了中文里面,这个词逐渐被转写成了“宝宝”。推敲起来,大抵也是因为“宝”这个字,比较能够传达宝爱、贵重的意思吧。
换句话说,最早的“宝宝”,其实被写作“保保”。《留青日札》并且提示了几个历史名人,包括了元末将领扩廓帖木儿(就是《倚天屠龙记》里头赵敏的哥哥),以及明朝的开国功臣李文忠——这两个舞刀弄枪的家伙,都有个可爱的小名,唤作“保保”。至于他们在战场上跟对手叫阵的时候,会不会也霸气地自称“本保保”呢?嗯,我也不知道。
“保保”这个词,在明代的文献里面,已经可以见到一些有趣的变化,比方说是“阿保”,或者李文忠的另个小名叫作“保儿”,到明代渐渐过渡成了“宝宝”。
还有一种“宝宝”的用法:浙江历来是蚕丝的生产重地,而清代出身浙江的一些文人,都曾在他们的著作里面明确提到:当时的民间养蚕人家,“呼蚕为‘宝宝’”。
蚕跟宝宝什么关系呢?其实更早一点,人们管蚕叫作“春宝”,这是因为春天时候蚕的产茧量大,给养蚕的人带来很好的收益。另外也有一些人把夏天结茧的蚕称作“夏宝”。无论如何,虫子既然能换银子,自然都被看作是可贵的“宝宝”,得捧在手心里,仔细照顾了。更后来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孩子以“宝宝”为名。
(摘自2016年8月《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