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省教育厅召开公办本科高校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推进工作座谈会 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益全归学校 谨防以发放助学金等名义的欺诈恶行 淄博市淄川区开学前免费为校车“体检 图片新闻 情系讲坛   滋兰树蕙 东营市为两地分居教职工搭“鹊桥” 我省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实行资助全覆盖 省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公布 青岛市创新打造现代职业教育的“青岛样本”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政策到位 统筹有力 面向国际 德技双馨

青岛市创新打造现代职业教育的“青岛样本”

本报讯(记者 孙军)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青岛市获37块金牌、53块银牌、24块铜牌,金牌数和奖牌数创历史之最,总成绩继续保持全国前列。这是该市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该市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采取政府统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综合性措施,着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青岛样本”。

青岛现代职业教育坚持政府统筹与经济发展“同向”。多年来,该市职业教育“市级政府统筹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职业学校和专业布局、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和职业教育经费”的“四统筹”经验引起全国职教界的关注。近3年来,青岛市颁布实施了《职业教育条例》,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文件,出台了一大批具有青岛特色的政策保障措施。其中,打造职业教育“蓝色名片”、全免学费、分专业类别划拨生均公用经费、建设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打造“职教义工”德育品牌等做法在全国均属创新性举措。

青岛现代职业教育实现经费保障与职业院校建设“同步”。为提高保障水平,该市规定,中等职业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得低于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1.5倍;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应当不低于30%,市级人民政府每年应当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提取不举办职业教育的区(市)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当年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达不到30%的区(市),差额部分应当上缴市本级财政,统筹用于全市职业教育。该市制定了中职学校分专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其中最低类别每生每年3000元,最高类别每生每年5200元,并将实习耗材等因素考虑在生均公用经费增长范围之内;在中职学校实行全免学费政策,在国家免学费政策的基础上,将一、二、三年级学生全部纳入免学费范围;鼓励职业院校学生考取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对考取第二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给予300元的补助,对考取第三个及更多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给予500元的奖励。

青岛现代职业教育促进校企双主体合作实现“同赢”。该市实施“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遴选优质企业接收职教学生,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开展生产实训,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实训产生的费用以带徒津贴、耗材费、实习补贴等支付给企业,激励、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产学良性互动。2016年,全市建设13个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市财政共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扶持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该市开展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

青岛现代职业教育推动职教本土化与国际化“同行”。该市注重职教发展的国际视野,以“青岛特色、世界水准”的职教体系为目标。2013年,该市成为继上海、重庆之后,中德职教合作联盟在华设立的“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全市以10个“项目工作站”建设为载体,创造性地借鉴德国职教体系和经验。目前,该市90%以上的中职学校和全部高职院校与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澳门地区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培训、国际学生交换、专业共建等活动。

青岛现代职业教育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立德树人工作。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该市重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品质,使职业学校学生做到“德技双馨”。该市相继打造了“文明修身”、“职教义工”等一系列德育品牌。近年来,“职教义工”进中小学、进社区、进企业的“三进”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该市建立了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出台了实施方案,统一岗前培训,实现统一注册、管理和考核。学生参加“职教义工”的情况被纳入学校德育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与推优评先、推荐实习及就业等挂钩。全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中职生达到在校生的70%,注册志愿者比例达51.3%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