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工作研究 关于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思考 原野   让听课制度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监督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新课程体系下的军训 孔子是不是无神论者

第4版:工作研究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工作研究
04
【学术争鸣】

孔子是不是无神论者

□ 曲阜市教体局 朱年强 宫明兴

《论语》中,“鬼神”一词共出现了3次,“鬼”字单独出现2次,“神”字单独出现4次。有人根据“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和“子不语怪力乱神”证明孔子是无神论者。果真如此吗?

“敬鬼神而远之”出自《论语·雍也》,“敬”即为信、尊重之意。“敬”的前提必然是信。由此可见,孔子虔敬鬼神又“远之”,这足以说明孔子是相信有鬼神的。从当时的语境可以看出,孔子是在教学生樊迟引导贫民以明智中庸对待鬼神,即要信鬼神,祈祷时务必虔敬,却又不要太相信、太迷信,人世间的事情不必事事去劳烦鬼神。孔子认为,面对人世间无可奈何的事情,应当态度虔诚地去祈祷鬼神。但什么事情都去祈祷鬼神,就会没有敬畏之心,容易造成辱鬼神、媚鬼神的恶果。对鬼神敬而远之,才是明智的。

《论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这也明显看出孔子是信鬼神的。但孔子是个诚实的现实主义者,他根据人先生后死的生命次序和应先知生后知死的次序,提出事人与事鬼相通却先后有序,强调鬼神与现实相契合,做人知生才知死,先事人后事鬼。

“子不语怪力乱神”出自《论语·述而》,意为孔子不向人讲怪力和乱神之事。《中庸》记载:“孔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孔子虽然不语怪力和乱神,但潜意识中还是相信鬼神的存在的。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出自《论语·八佾》,意为:孔子病得很厉害,子路请孔子向神灵祈祷以保平安,而孔子早就祷告过了。孔子有祷告治病的习惯,并贯穿于其生活的始终。

孔子认为“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这就意味着,祭祀自家的鬼神是正当的,也算不上谄。孔子盛赞禹的理由之一便是禹对待鬼神的态度,“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对大禹自己粗衣疏食却十分讲究祭品和祭服的做法,孔子表达了由衷的赞许。

从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相信鬼神,但采取“敬鬼神而远之”的理性态度。在春秋末期动荡的现实生活中,孔子不仅相信鬼神的存在,还信仰天命,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天命信仰与鬼神崇拜之间性质上的差异。如果人们祭祀鬼神是为了祈福消灾保平安,具有功利性和现实性,那么孔子对于天命的信仰则完全超出了功力的考量,是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并将天命作为自己人生的绝对律令,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正是这种终极价值的诠释。孔子“敬鬼神而远之”,不是因为他否定天命信仰,而是因为他坚持天命信仰,是因为他对真正的精神信仰与鬼神迷信之间的区分有了明晰的把握和判断,并牢固地将自己的精神奠基于对天命的信仰之上。

孔子作为普通的士人谈论天命,是为了成就自己的德行与人格,所以他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所信仰的天是一个道德性的至上神,这是一种对于至善的精神信仰,完全抛开了对个人利害的考虑。千百年来,这种“杀身成仁”的训诫不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使他们在民族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成为民族的脊梁,他们正是孔子信仰精神的真正继承者和实践者。孔子的这种精神信仰,正是华夏民族历经劫难而浴火重生的精神动力。

《论语》载:“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体现了孔子对命运的信仰。在孔子那里,命运之命只是表现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从个体角度看,命和运并不是一致的,也不取决于人的主观愿望和个人努力,而是取决于客观时势的制约。人对于自身的生死荣辱、富贵穷达,应该抱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乐天知命而不忧。对此,孟子称赞说:“孔子进以礼,退以义,得之不得曰有命。”命既然是一种外在的必然而不是人的自由,就不是人之使命所在。追求道德上的不断完善,做一个仁人志士,才是人的真正使命之所在。

孔子对鬼神、天命坚持“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态度。他对鬼神的虔敬、对命的崇敬和对善的价值认同与追求是绝对和无条件的,是一种更加纯粹也更加高尚的精神信仰。

对于鬼神、天命,孔子心中充满神秘感、敬畏感和依赖感,这种神圣情感是孔子信仰的核心内容,也是人与无限的终极存有之间的津梁,为人提供了永恒的精神栖息地。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