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幼教家教 多媒体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活动整合的优势 家校合作是打造育人摇篮的捷径 秋韵   家长如何夸奖孩子 教育孩子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 让每个孩子心中都充满阳光  做好家校沟通 有效转化学困生 溺爱的9种表现和4种危害

第7版:幼教家教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幼教家教
07
【理论探索】

溺爱的9种表现和4种危害

□ 赵杰

我国有一句古话:“惯子如杀子。”这句话说得好。现在,大多数家长都希望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但是,溺爱孩子是十分有害的行为。为此,滕州市界河镇后枣小学近日召开了一次家长会,请山东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给家长们作了专题报告。专家希望家长们认清溺爱孩子的表现和危害,搞好家庭教育工作,与教师携起手来,把孩子培养成人成才。

溺爱的9种表现

轻易满足孩子。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他什么。这样的孩子不懂得珍惜物品,也不懂得体贴他人,讲究物质享受,毫无吃苦精神。

放任孩子。孩子要怎样就怎样,家长一概不管。于是,孩子爱睡懒觉,不好好地吃饭,白天到处游荡,晚上熬夜看电视,对学习不感兴趣。

给予孩子特殊待遇。在一些家庭中,孩子高人一等,处处受到特殊照顾。比如,父母经常把好的食物放在孩子面前,让他“吃独食”。

过分关注孩子。家里的几个大人把孩子当作太阳,围着他不停地转。这样培养的孩子注意力极易分散,“人来疯”特别严重。

大惊小怪。当孩子生病时,很多家长表现得惊慌失措,以致小事在孩子眼里也变成了大事。

剥夺孩子独立自主的机会。有些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因而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小伙伴玩耍,甚至不让他离开父母的视野。

祈求、央告孩子。有些家长经常低三下四地央求孩子配合他做某一件事。例如,一边哄一边求孩子吃饭。

害怕孩子哭闹。有的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摔玩具、不吃饭来要挟父母,父母则哄骗、依从、迁就孩子。

当面袒护孩子。有时,爸爸严厉地管教孩子,妈妈则像老母鸡似的极力袒护孩子,理由是“孩子还小”。有时候,父母教孩子,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就会说:“你们不能对孩子要求太高,等他长大了自然会变好。”

溺爱的4种危害

事实上,家长溺爱孩子会对他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既不利于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利于他正确价值观的确立。

溺爱使孩子内心无爱。众所周知,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从诞生那一天起,他们就成了全家人心目中的“小太阳”,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关心、照顾,整天都被长辈的“爱”浸泡着。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孩子的心中反而没有真正的爱了。他们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而不懂得付出自己的爱。

溺爱使孩子的价值观混乱。被父母溺爱的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不虚心向别人学习,因而接受不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以致头脑里装着一些混乱的价值观。这样的孩子容易成为“问题学生”,其未来的前途堪忧。

溺爱使孩子能力低下。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他的能力非常弱,如生活自理能力等都不如同龄人强。这说明,父母过分溺爱孩子,凡事包办代替,就会使孩子失去成长的空间,结果造成孩子“无能”。

溺爱使孩子厌恶学习。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学习能力,并且成绩优秀。但是,家长溺爱孩子,就会使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丧失。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能力低下的孩子都举步维艰。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一再遭受挫折,他就会厌学、逃学甚至辍学。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