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市连续21年实施“春蕾计划”
让更多弱势儿童受到社会救助
本报讯(记者 孙世杰)13岁的刘向是高密市注沟小学的一名女生,妈妈患病卧床多年,疼爱她的爷爷奶奶年过七旬,全家靠爸爸种6亩地生活,贫穷长期困扰着这个家庭。
这一天,在校长办公室里,一位伯伯给她带来了新书包、文具和图书,还有一个1000元钱的红包。校长告诉刘向,伯伯会一直资助她和另外2名同学上学。
刘向是该市“春蕾计划”项目受助女童之一。今年,高密市教育局联合市妇联等部门,继续推进实施“春蕾计划”,通过调查摸排,新增加了120名家庭困难女童和留守儿童。
“‘春蕾计划’面向社会招募爱心人士,采取‘1+1’、‘1+N’、‘N+1’结对帮扶和爱心妈妈(爸爸)认领等方式,对贫困学生实行精准资助,主要资助学生学习用品和基本生活所需,至少帮助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高密市学生资助中心主任徐连勇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高密市已连续21年实施“春蕾计划”,致力阳光助学,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100多个单位和近5000名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累计捐款捐物价值980万元,资助学生1.2万名。
值得关注的是,在当地,企业助学蔚成风气。孚日集团、银鹰化纤公司每年资助185名家庭困难的学生,农商行长期结对资助100名“春蕾女童”,企业家联谊会与500多名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他们爱心奉献、大义助学的慈善情怀得到了社会的尊敬。
“春蕾计划”不仅预约式资助儿童上学,还定点式捐建学校项目、帮助改善偏远学校办学条件。去年,爱心企业为“春蕾计划”捐资数十万元,支持农村学校朱翰小学新建车棚、硬化路面、更换门窗、添置桌凳和乒乓球台等,为学校一次性完成11个捐建项目,建成全市第一个“春蕾计划”示范项目学校。
“‘春蕾计划’每年集中开展一次认领活动,在确保往年认领儿童在助的基础上,每年新增120名贫困女童、留守儿童。我们会坚持下去,通过爱心传递、久久为功,让更多的弱势儿童受到社会救助,让教育充满温暖和关怀。”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杜启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