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村教师安居乐业
——寿光市推进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纪实
安居才能乐业。寿光市一直坚持把改善教师居住条件作为大事来抓,从2007年开始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将教师住房建设纳入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先后在城区黄金地段集中建设了教师新村、世纪花园、文汇园、德馨园等,共计5300多户。同时,组织全市教师在城区新建住宅小区进行团购,已基本解决有意在城区购买住房的教师的需求,许多乡村教师工作在学校、节假日在城区居住和休闲已成为一种新常态。在此基础上,为了妥善解决乡村学校距家较远教师、新教师、交流轮岗教师及实习支教师范生的食宿问题,寿光市2014年起实施“农村教师镇街安居工程”,截至目前,全市15处镇街区共新建改扩建教师周转宿舍387套,基本满足了教师需求。
重视支持,
把农村教师住房建设好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偏远农村教师待遇、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始终是寿光市委、市政府关注的重点之一。为进一步解决好乡村教师住房问题,寿光市鼓励乡村教师利用市政府消化库存商品房的有利时机,使用公积金贷款、低息贷款购买住房,并且规定教职工2015年11月底前办理完购房手续的,市财政补助每户5万元,2016年6月底前办理完购房手续的,市财政补助每户3万元。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周转宿舍配套建设力度,为符合条件的教师使用周转宿舍提供便利条件。2016年,寿光市共投入资金3100多万元,用于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在镇街区政府驻地集中建设公寓楼,对单身职工宿舍进行改造,安装水电暖、网络,配备生活用品和厨房、盥洗室、卫生间等,使教师住房条件有了明显改善。
因地制宜,
多种方式建设教师之家
在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中,寿光市各镇街区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加快推进。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通过新建公寓楼的方式,对轮岗教师进行安置;部分镇街区则利用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富余校舍改扩建,集中在镇街区驻地建设教师周转宿舍;文家街道、田柳镇还通过购买、租赁等方式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在镇区统一租赁部分职工公寓楼给教师居住。圣城中学到田柳镇一中支教的李栋老师说:“田柳镇教办领导十分关心我们支教教师的生活,为我们在学校隔壁小区租赁了住房,房内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给我们创造了非常好的生活条件。虽然我们离开了家,离开了原来的学校、同事,但支教学校给了我们舒适的生活条件、和谐的教学环境,让我们有了家的感觉,也为我们安心支教提供了很好的后勤保障。”文家街道教办把文家中学暂未利用的学生公寓楼房开辟为教师周转房,为11名轮岗支教教师每人新购置了近千元的生活用品,宿舍里接通了网线,安装了免费网络,支教教师可以就近在学校餐厅就餐,生活、学习、办公都很方便。
周到服务,
让每一位农村教师留得住
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位于寿光市西北部,该区的卧铺小学、寇家坞小学位置偏远,距离寿光市区100多里,教师申请外调、骨干教师流失的问题十分突出,教师居住条件差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2013年2月,该区启动“乡村教师安居工程”,以牛头初中、寇家坞小学和卧铺小学为基地建设教师周转宿舍。2014年9月,投资500多万元在牛头初中建设一栋教师公寓楼,2015年12月投入使用。卧铺小学、寇家坞小学本着快速改善的原则,为乡村教师改建周转宿舍,并统一配备了空调、电视、网络、床、衣橱、桌凳和公共厨房等设施,将单身教师公寓建设成为安全、舒适、现代化的青年教师之家。“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2013年以来,双王城教办新进23名大学生,其中2名硕士研究生,师资力量得到加强。该区青年教师李兵表示:“教师安居工程解决了我们的住房问题,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现在,我一家3口住着130多平方米的房子,宽敞明亮,工作更有劲头了。”
2016年4月19日,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杨希文为组长的教育部督察团一行5人来寿光市督察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情况。督察团一行先后到该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园区牛头初中和寇家坞小学进行实地走访查看,详细了解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周转房建设安置等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说:“你们克服了乡村教师安居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困难,有力地改善了乡村教师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环境,乡村青年教师能够‘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成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