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记聊城大学教授陈德正
聊城大学教授陈德正从教30多年来,心无旁骛,潜心向学,敬业乐教,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他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聊城市优秀共产党员、聊城大学首届教学名师。
敬业乐教 勇于创新
陈德正先后讲授世界古代史、世界上古史专题研究、世界文化史等8门课程,年均授课超过300课时,最多达350余课时。在教学工作中,他以强烈的责任心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钻研业务,下苦功认真备课,精益求精,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最大的投入是备课,陈德正特别看重这一环节。1983年,接受世界古代史的授课任务后,为了备好课,他专程回母校曲师请教、听课、查资料。每一节课的讲稿他都要反复修改试讲五六遍。讲稿细到什么程度呢?课堂上讲的每一句话讲稿上都有,包括何时板书、何时笔记、何时提问。陈德正的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无论是讲稿,还是多媒体课件,他总是习惯于一遍又一遍地修改和充实,尤其是一些与重点、难点相关的内容更要花费精力反复斟酌。
陈德正的敬业精神、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受到了历届学生的赞誉。他历年教学考核成绩均为优秀,学生评教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他主持主讲的世界古代史作为山东省教育厅推荐的12门课程之一参加了2003年首届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评选。2006年,该课程被评为山东省高校精品课程。学生评价说:“在陈老师的课堂上不需要教科书,因为他就是一本流动的教科书;上陈老师的课,像是在欣赏一部生动的电影,从来不会感到乏味。”
为了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陈德正非常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手段的根本变革,在这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专业的前列。早在1999年,他就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张具有助学与助教双重功能的世界古代史多媒体教学光盘。经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相关教师借鉴、参考了该项成果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益。2010年,该课件荣获第十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在此基础上研制的《世界古代史课程智能备课系统》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1年,陈德正在北师大进修学习期间,发现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有疑问需要咨询时非常不便,便萌发了创建网站,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答疑释惑的想法。2002年11月,他创建了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为师生间进行超时空的对话交流提供了一座全新的平台。借助于这一平台,他成功进行了从辅导答疑到在线考试的全程网络辅助教学的试验。目前,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网影响日渐扩大,成为国内知名学术网站和国内世界古代史学科的信息中心。
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仅惠及聊大学子,也通过他们,给更多地区的学生带去了活泼生动的历史课。“到了聊大,我真正喜欢上历史,是因为教我世界古代史的陈德正老师。他讲课那么富有激情和诗意,把枯燥无味的世界古代史讲得那么生动和富有生机。他让我感到震撼:这个世界上还真有为讲台而生的人!”在枣庄一所中学担任历史教师的聊大1999届学生李凤花在博客中这样写道。如今,她借鉴陈老师的“立体教学法”,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了历史课,学到了更广博的历史知识。
教书育人 廉洁从教
陈德正认为,教学有三个层次,即学到知识、学到智慧、学会做人。要达到第三个层次,必须将德育贯穿到教学中。在教学活动中,他特别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努力挖掘所授课程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他把人生观、价值观、改革精神、爱国主义、道德品质、生态环保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了一套在世界古代史课程中进行教书育人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总结的教学成果《世界古代史课程与教书育人》获聊城大学教学成果奖,并被推荐参加了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
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他认为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率先垂范,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有正义感的人、敢于担当的人。如果在人品上出了毛病,教师的光环就会一落千丈。其次,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扯,否则无异于空洞肤浅的政治说教,结果会适得其反。其三,不能喧宾夺主,必须要言不烦、点到为止;要画龙点睛,不要画蛇添足,否则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他把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在政治上严格要求学生、生活上关心帮助学生、学习上指导激励学生。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对学生以诚相待,受到了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把他当作良师益友,许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都愿意向他倾诉,以寻求帮助指导;而他也总是千方百计地为学生排忧解难。
有这样一件事给陈德正留下了深刻印象。1999年6月底的一天,已至深夜,陈德正突然接到毕业班一名学生的电话。这名学生遇到多重挫折,产生了极度悲观绝望的情绪。他连夜找到这名学生,对其进行了耐心的劝教,使这名学生打消了轻生的念头,重获生活的信心。毕业后经过努力,这名学生考取了国家公务员,现在政府部门工作。
对潜心向学的学生,陈德正倾力相助。在他的鼓励、帮助和辅导下,先后有30多名学生考取了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牌高校的研究生,其中多名获得了博士学位,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工作,成为史学界的新锐。还有很多受过他帮助指导的学生走上了中学教学岗位,成为骨干和中坚力量,有的荣膺特级教师称号。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陈德正奉行师生之交淡如水的原则。聊城大学地处三线城市,学生多来自农村,能交上学费已经相当不易。学生本身是消费者,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家长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他也遇到过学生给教师送礼的情况。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是有求于教师,比如要求加分。对此,他坚决拒绝,并对送礼的学生批评教育。二是教师帮过学生,学生对教师表示感谢。一名学生考研,外语成绩受限,但专业基础非常好,有天赋。陈德正就跟相关导师联系,详细介绍情况,推荐破格录取。这位导师非常重视,专门给研究生院打报告,使这名学生获得了破格录取的机会。这名学生为了表示感谢,给陈德正买了礼品;被婉拒后,他恭恭敬敬地给陈德正鞠了三个躬表示感谢。陈德正认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绝对不能要,做什么事都要心安理得,做到心灵宁静。陈德正为人处世清正廉洁,慎独慎微,为广大师生树立了榜样。一位走上教学岗位的聊大1998届毕业生在来信中表示,一定要像陈老师那样廉洁从教,做教书育人的模范。
埋头科研 成果卓著
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之余,陈德正克服资料匮乏等不利条件,在世界古代史等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他参与了2项教育部规划课题的研究,主持过1项山东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和1项聊城大学博士基金课题,现主持1项国家社科研究基金项目、1项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和1项省高校基础学科建设项目。人民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他的《苏格拉底》、《“古代社会”导读》、《一带一路列国志》、《〈希腊志略〉〈罗马志略〉校注》等书。作为主要撰稿人,他参编国家级高校重点教材《世界古代史》。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杂志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世界史》、《中国历史学年鉴》及多家知名学术网站转载、复印、介绍。他还作为山东省高校唯一受邀的学者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百集大型纪录片《世界历史》的制作拍摄,担任其中两集(第二集《文明的曙光》和第九集《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的编剧并就相关学术问题接受访谈。该纪录片先后获得第三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和第二届中国政府出版奖。
一位熟悉陈德正的著名史学家曾在多个场合这样评价他的为人:“陈德正人与名符,的确品德端正,是真正的君子。”事实也是这样。他与同事相处,宽厚谦和,为人诚恳,相互体谅,照顾大局,相互帮助,共同提高,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教师中有较高的威信。他多次被推选为校优秀教师和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