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 精准施策
——淄博市淄川区教体局扎实推进教育扶贫工作
今年以来,淄博市淄川区教体局以“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为指导思想,立足教育实际,创新工作举措,构建起“精准摸底、精准助学、精准关爱、精准培养”四位一体的教育帮扶体系,推动了教育扶贫工作扎实开展。
精准摸底,实现贫困学生全覆盖
“家里一共几口人?主要收入来源有哪些?”“就3口人,奶奶年纪大了,爸爸常年有病,干不了重活……”3月5日,淄川区学生资助中心工作人员与张庄中学贫困生认定工作小组教师一起,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进行“拉网式”入户核查。
为确保贫困学生建档立卡数据准确,淄川区学生资助中心下大力气抓好家庭贫困学生数据库建设,主动与区扶贫办对接,按照全区困难家庭名单,充分利用学籍管理、资助等相关平台,通过发函调查确认、入户核查等途径,对各学段贫困学生信息进行比对,建立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资助中心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对家庭脱贫及新增贫困生信息进行更新,为教育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落实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截至目前,区学生资助中心已完成全区283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535名符合“雨露计划”帮扶条件的贫困学生信息比对工作,全面掌握了贫困学生的基本情况。
精准助学,让每一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贾亮是淄川区西河镇的一名小学生,父亲因车祸身亡,母亲有病在身,曾为交不起学费而发愁。如今,像贾亮一样的淄川区贫困学生再也不用为交不起学费而发愁了。
为保证每一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淄川区积极构建减、免、奖、补、助、贷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实行贫困生市内就学全学段全免费,市外就读中高职、大专及本科生每人每年给予3000元补助的政策;充分利用生源地大学生信用助学贷款、“爱心一日捐”及社会各界各项救助资金,对各学段贫困生进行资助救助,确保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对于贫困学生的资助标准,我们要不折不扣地抓好执行落实,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处在一个无差别的环境里,保证他们无忧无虑地完成学业。”淄川区教体局分管负责同志表示。
精准关爱,让贫困学生感受温暖
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学生的课余生活、心理问题尤其需要关注。为此,淄川区教体局建立健全帮扶机制,由教师对贫困学生从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进行“多对一、一对一”结对帮扶。建立“家校月沟通”制度,学校、教师每个月通过电话、走访等形式,与监护人及时沟通交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学习状态和成长变化,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实施“真情关爱工程”,对贫困学生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在贫困学生的学习辅导、生活照料、心理疏导和日常活动等方面做到优先关怀,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过去,因为家里穷,孩子总觉得比别人低一头,我就怕她憋出心病来。现在,我在家里能看到她的笑脸了,她也开始约同学到家里来玩了。真是太感谢老师们了!”太河镇南马鹿村的家长冯玉秀对教师们的结对帮扶十分感激。
精准培养,发挥职业教育造血功能
“淄博理工学校不仅圆了我的读书梦,还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毕业后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来自东部贫困山区、刚毕业就进入鲁泰公司工作的梁丰国,一提到他曾就读的职业学校,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淄川区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让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未升入普通高中的贫困学生免费接受3年的职业教育,就业后帮助家庭脱贫。淄博理工学校作为该区的一所职业学校,开设服装、纺织、数控、机电、汽修、财会等10余个专业,供贫困生选择。贫困生毕业后可进入鲁泰公司、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公司、新星集团等10余家企业工作。此举有力地推动了全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
“教育扶贫是造血式、可持续的扶贫,是可以扶到‘点子上’和‘根子上’的精准扶贫。我们将进一步树立精准扶贫意识,创新教育扶贫方式,维护扶贫对象的教育权益,确保家庭困难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对教育扶贫工作,淄博市淄川区教体局主要负责同志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