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杏坛 柿子   野葡萄 母亲做的桂花蛋炒饭 白面疙瘩汤——难解的情结 我的高中英语老师 有娘惦记着就是幸福

第6版:杏坛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杏坛
06
【记忆深处】

我的高中英语老师

□ 张士俊

教师节前夕,我借回老家的机会,去看望了我的高中英语老师——鲍必骥老师。

鲍老师今年已98岁高龄,没人搀扶已不能下床,但思维还算清晰。记得3年前参加母校校庆时,我在校史馆见到他,还与他畅谈了一番。

鲍老师是浙江人,1919年出生于当地一个名门望族,从小在杭州的教会学校读书,毕业于著名的上海圣约翰大学。他解放前是一名新闻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务院政法系统工作。1961年,他响应国家精简城市人口的号召,自愿申请到乡村工作,便从北京来到黄河岸边我的家乡当了一名高中教师。鲍老师来学校第一年教语文。一年以后,学校开设英语课,能说一口纯正美式英语的鲍老师便有了用武之地,成为学校史上第一位英语教师。在那个贫瘠的年代,用流利纯正的英语朗读课文的声音在乡间回荡,犹如天籁之音。鲍老师70岁时退休,教过的学生有数千人,我想,他能记住的学生或许只是少数,但每名学生都不会忘记他。

我们校友,不管毕业于哪个年代,不管工作在什么岗位,交谈起来,都可以还原鲍老师当年教学的一些影像。一位毕业于20世纪60年代的校友,忆起鲍老师时说:“鲍老师的英语课上得非常好,在我们学生眼中,他是最有学问的人。鲍老师住在学校的平房里,学生上早自习时,他到教室里转,上晚自习时,他还到教室里转。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问他,有的甚至跑到他家里去请教。”“鲍老师课讲得好,为人更好,对学生的关爱更让他的学生终生难忘。那时他经常拿出工资救济贫穷学生,而且是悄悄进行。他甚至还经常用普通的菜在家里做西餐,为学生改善生活。我记得当时一个同学家庭非常困难,哥哥有病,父亲瘫痪,只靠母亲一人支撑这个摇摇欲坠的家。这个同学连学费都交不起,实在不想念了,好几天没来上学。鲍老师是个细心人,发现这一情况后,骑上学校的自行车,带上钱和吃的东西找到了这位同学家。放下钱和东西,他硬是把这位同学带回了学校。这件事他没告诉学校,只有班上几名班干部知道。”

鲍老师的人品和才华赢得了师生的尊敬,也赢得了当地村民的爱戴。一位毕业于20世纪70年代的校友说:“‘文革’期间,鲍老师遭到打击,许多村民保护他,使他安然度过了那段不寻常的岁月。有一次,红卫兵去鲍老师租住的村民家中抓他,村民故意给红卫兵们指错路,帮助鲍老师躲过一劫。”“那时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人见人躲。鲍老师有个学生的母亲非常好,送菜饼给鲍老师吃,此事让鲍老师心存感激,几十年里多次提到。一张菜饼的恩情让鲍老师记了一辈子。”

我上高中时正值“文革”末期,高中没毕业“文革”结束,赶上了高考,算是幸运的一届学生。记得刚入学时,学校没有正常的教学活动,师生天天参加政治运动和学工学农劳动。那时鲍老师已年近六旬,仍坚持和师生一起劳动。他身材高大,举止儒雅,在人群中如“鹤立鸡群”。恢复高考后,他非常兴奋,鼓励学生发奋学习。恢复高考最初几年,英语是选修课,不是必考科目,学生没有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他非常着急和无奈,常常“一厢情愿”地为学生辅导英语。我考入大学后给鲍老师写了一封信,除问候外还介绍了一些大学生活的情况,其中谈到英语对大学学习的重要性。没想到,我的一封普通书信引起鲍老师不小的动作。据学弟学妹讲,鲍老师收到我的信后如获至宝,晚自习时拿着信挨个班去念,希望同学们学好英语。念完后,他又将信贴在学校的报栏上,一时引起围观。

后来,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鲍老师带领的学校英语教学团队在全市教育界创造了辉煌,1990200718次高考,有11次取得全市英语高分率第一的骄人成绩。现在想来,有鲍老师这样发音纯正、学业精深的英语教师,真是母校的幸运。

改革开放后,鲍老师有3次机会可以离开我的家乡,一次是国务院有关部门发来公函,允许鲍老师回原单位工作;一次是他在上海的亲人为他联系好去上海专利局工作;还有一次是曲阜师范学院希望他去任教。他犹豫过,最终选择留下。

鲍老师一生独身,没有儿女。不管在职还是退休后,他的工资和退休金在当地算是高的,但他的生活十分俭朴。锅、桌椅、收音机都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置办的,一件衬衣穿了20年,一个肥皂盒用了30年,平底布鞋一直穿到磨透鞋底才肯换。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他的全部积蓄只有5000元。经了解得知,鲍老师多次向希望小学、灾区捐款,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资助过多名家庭困难学生,有的贫困生从上学便得到他的资助,一直到成家。

2010年,鲍老师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11万元,在母校设立资助贫困学生的助学基金。为了纪念他的生母和养母,他以两位母亲的姓氏,把助学基金命名为“黄高助学金”,到现在为止已经为助学基金注资30万元。今年7月,鲍老师又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再次感动了学校的师生。鲍老师表示:“我死后就把房子卖了,放到‘黄高助学金’。”7月的一天,鲍老师拿出事先写好的遗嘱,在部分师生的陪伴下完成了公证。鲍老师在遗嘱和委托合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时,在场的师生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令人欣慰的是,鲍老师虽然始终孑然一身,但晚年并不孤独。他的学识和品德赢得了全校教师的尊敬和学生的爱戴。苗老师曾是鲍老师的学生,现在是学校的教师,她自告奋勇、经学校同意成为鲍老师的兼职生活秘书。她几乎每天都去鲍老师家和他聊聊天,帮他做做家务。遇到鲍老师身体不好,苗老师反映给学校,学校会安排人员轮流照顾。邻居和学校的老师们也经常去看望鲍老师,逢年过节有很多在当地和全国各地的学生去看望他。荆琦是学校高三在校学生,家境贫寒,读高中后连续3期得到“黄高助学金”资助。他年年春节都从家中带着包好的水饺来和鲍老师过年。荆琦说:“在我人生成长的最困难时刻,有幸得到鲍老师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激励,我能做的一是经常去看看他,和老人聊聊天,再就是刻苦学习,圆自己的大学梦,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我想,鲍老师一生把大爱奉献给了大家,大家也把关爱送给了他。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