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决定大学声誉的不是年岁而是实力 黑龙江:高校体育场馆必须向社会开放 齐鲁理工学院校园一角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俄匈高校的治理变革 调查显示:“00后”学习负担不降反增,课外负担重 湖北:小学生放学后可在校托管 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纵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纵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 荀澄敏

102122日,第十一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在上海市大同中学举行,今年的论坛主题聚焦“核心素养——校长的思考与实践”。这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后,全国首场以此为题进行深入讨论的区域性校长论坛。来自长三角四省市的250多名中小学校长参与讨论交流。

为深入了解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们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看法,论坛主办方与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合作,共同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长问卷调查,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四个省市的330名校长参与调研。

《长三角地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长调研报告》显示,七成校长认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助于实施素质教育,能引领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校长们认为最重要的前四项核心素养依次为社会责任(77.0%)、身心健康(59.1%)、学会学习(39.%)和实践创新(36.4%);最缺乏的前四项核心素养依次为社会责任(64.5%)、实践创新(59.4%)、科学精神(33.6%)和人文底蕴(33.3%)。

论坛上,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浙江杭州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等校长都围绕核心素养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现精选了8位校长的观点与大家分享:

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盛雅萍:

今日之大同,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托,形成了大同学子五大素养与八大能力,倡导与实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改革、服务社会、发展自我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大同文化培育核心素养的基本思路,努力使每一名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

通过深入的研究,我们发现核心素养的内核与大同的历史传承、文化内涵可谓一脉相承。随着上海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我们有效整合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重构课程体系,形成了囊括学生核心素养、素养拓展课程、专业导航课程以及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校长姚虎雄:

核心素养这三者不能缺:道德是方向、动力不能缺、能力是载体。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我们具体内化成友善、独立、思考。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把友善作为道德的种子,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种子,把思考作为探究学习能力的种子。这三个种子尽管是相互独立的,其实也是相互依存的,“种子体”是我们学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因,通过“种子体”培养学生各类核心素养。

浙江杭州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

培养每一名学生是通过学校的一系列教育实践,在学校、社会、家庭指导中逐步形成核心素养。小学阶段和中学阶段对核心素养的侧重会有所不同,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发展的整个受教育阶段思考,在学制上肯定会有明确的阶段培育目标,真正实现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合力,并真正实现评价的多元化。我们学校把学生的培育聚焦在自我素养、社会素养、文化素养、生态素养,这是学校对教育多元化以及教育国际化的回应。

安徽合肥市第六中学校长封安保: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态度等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并且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同时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在于教师,因此要促进教师的理念转变和专业发展,引导、鼓励教师在学科教学中体现核心素养的渗透,形成有典型特征的学校案例。

安徽省淮南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沈建山:

为了让核心素养有效落地,我们学校准备把核心素养的要求融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中。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行“幸福教育”,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我们推行校本课程和校本活动,今年在三至五年级开设了二十多门校本选修课。在评价方面,我们把育人目标细化为十个方面,让学生自主确定发展目标、自己确定发展伙伴、最后进行验收。我们为学生设计了成长记录册,学生每月一回顾,一学期一总结,通过家委会、班主任、学生代表进行最后认定,让学生也充分参与到核心素养的评价过程中。

浙江省天台中学校长郑志湖: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为依据,因为课程的品质影响学生的素养。事实上,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方向应该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这样一来,教与学的方式都应该发生重大变革。学校应该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那就要围绕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展开探索,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相关素养的培养。在评价方面,学校以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为一级指标,18个基本要点为二级指标,应该尽快确定每个二级指标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我认为核心素养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实行统一测试或教育监测,建立核心素养评价手册,完整记录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江苏省徐州高级中学校长秦晓华:

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提应该是让生命在场,无论是在课堂也好、在学校也好,一定要在我们教育力量所及的任何角落和光阴中间,因此我们的改革要从教法进一步向学法更重要的是向活法改变,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团队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我们学校现在以“走进生命的学校”作为自己的核心追求,通过开发课程资源彰显生命价值,让学生享受完整的学校生活,始终让每名学生站在课程的中央。因此,我们开发了100多种校本课程,以学生发展中心为保障,助推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地成长,同时也激发师生的潜能,让课堂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

上海市实验小学校长杨荣:

我们希望通过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培养,为学生提供一种全面系统的支撑,实现学生时代的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我们学校形成的培育小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四步体系中的评鉴留白环节,就是为学生成长留下空间,在学生经历体验、思维、判断中选择他人生的发展方向。此外,我们还形成了学生成长银行的积分系统,学生通过努力形成的积分,在学校能够换机会、换课程、换社会实践活动、换学科拓展活动、换各种各样的奖品等。整个积分系统呈现的是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概况,今天也许没有达到这个目标,但这些教育经历能够为未来的成长留下一种启示。

(摘自20161022日《东方教育时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