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决定大学声誉的不是年岁而是实力 黑龙江:高校体育场馆必须向社会开放 齐鲁理工学院校园一角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俄匈高校的治理变革 调查显示:“00后”学习负担不降反增,课外负担重 湖北:小学生放学后可在校托管 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纵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海外采风】

俄匈高校的治理变革

□ 葛菲

外部治理

俄罗斯、匈牙利两国高校自治程度较高,政府对高校的治理以宏观指导为主,社会与高校的关系为平等协作关系。

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方面,俄、匈两国政府主要通过立法、财政投入和任命校长或规范校长选举等方式对高校施加影响。

通过立法规范高校发展。俄罗斯联邦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先后制定了《教育法》、《俄罗斯联邦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高等学校)教育条例》、《高等及大学后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根据这些法律法规,俄罗斯大学自治就是大学自主选择与配备人员,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与大学章程自主实施教学、科研、财经及其他活动;大学要对教师、学生、社会和国家承担自己的责任;大学举办者以及颁发教育许可证的国家教育管理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实施对大学的管理,并监督大学活动是否与大学章程所确定的目标相符。俄罗斯通过立法强化了高校的自治权力,同时又限制了权力部门特别是教育管理部门对大学内部事务的干预。政府对大学的影响被限于职能层面,包括法律空间、税务制度、所有制关系、社会资源分配以及监督学校是否按办学许可证要求进行办学。

通过财政投入影响高校。俄、匈两国国立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科研经费和学生收费以及校友捐赠。财政投入约占高校总经费一半以上。财政投入除了直接投入外,还通过确定公费生指标体现,大学每招收一名公费生,国家每年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对于财政的投入,俄、匈两国政府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加强管理。俄罗斯教科部每隔45年派人到高校审核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匈牙利教育部委派金融专员常驻国立高校,与校长一起共同负责财政经费的管理。若发现高校有违规使用财政经费,俄、匈两国政府都会采取减少财政投入、减发校长奖金等举措予以惩罚。

通过校长管理高校。俄罗斯国立大学的校长由本校各界选举产生。为了遏制校长权力过分膨胀,政府在国立大学设立了总裁以监督校长。匈牙利国立大学校长先由学校各界经过民主推荐和投票产生,报教育部审核,最后由国家总统任命,每届4年,只能连任两届。

发挥校长联合会作用。俄罗斯大学校长联合会是一个全国性的非营利社会组织,独立法人,成立于1992年,成员包括900多所国立大学的校长和100多所私立大学的校长。该联合会的成立旨在打破在苏联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大学之间的条状分割局面,加强各大学之间的横向联系以及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根据俄罗斯大学联合会章程,俄罗斯校长联合会的宗旨是协调俄罗斯各高校在经济、法律、人文、科学和其他各领域内的相互联系。由于俄罗斯总统、各部委的领导、各地区领导、俄联邦会议和国家杜马的议员等都参加每届大学校长联合会,该联合会成为俄罗斯高校联系社会、联系地方的重要纽带。同时,由于欧洲、亚洲、美洲等国家的大学代表也应邀列席俄罗斯大学校长联合会,俄罗斯大学校长联合会也成为俄罗斯大学联系世界的桥梁。

内部治理

俄罗斯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分为学校--教研室三级。学校层面管理机构由校长、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行政管理机构、后勤服务机构等组成。校务委员会也称全体会议,是俄罗斯高校的最高权力机构,在人事、教学、社会服务、文化交流和科学活动等方面拥有决策权,其成员由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选举产生。学术委员会的成员除校长、副校长外,其他成员由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讨论决定学校的学术活动和学术科研成果评定等事宜。

与俄罗斯高校相比,匈牙利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较为复杂,校一级组织结构有理事会、校长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其中,理事会为学校最高决策机构,由校方、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代表组成。校方代表有校长、教师和学生代表,还有国家教育部派遣的财务主管(金融专员)。校长委员会为执行机构,由校长和3名副校长组成,其中1名为常务副校长,分管教学和科研的副校长各1名。经济委员会是协作和监督机构,对学校资源、资产、资金等的使用和运作进行协助和监督。中间组织为院、系,学院负责科研,系负责教学,都由校长任命的主任负责。基层组织为学科,每学科设教研室,教研室职能与俄罗斯大学大致相似。

(摘自20161017日《浙江教育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