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三味文摘 邹平鹤伴山风光    “大禹治水”还需证据 《围城》中的“巨婴” 睡眠不足改变大脑活动 开放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必由之路 梁实秋在山大开启译莎之门 为什么60分是及格线  “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吗? 周总理教我写时政新闻

第8版:三味文摘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三味文摘
08

梁实秋在山大开启译莎之门

□ 张洪刚

梁实秋1930年开始着手翻译莎士比亚的戏剧,从1936年商务印书馆首次出版他译的莎士比亚戏剧7种,至1967年最终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并出版,共历时37年。梁实秋是中国独自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

正是在国立青岛大学(两年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梁实秋开始了自己一生中最为人所钦仰,也是规模最为浩大的“工程”——莎士比亚全集翻译。在山大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莎评文章,并把莎士比亚引进大学课堂,对于培养莎士比亚研究人才做出了贡献。

胡适倡导译莎

梁实秋翻译莎士比亚主要是由于胡适的倡议。19308月,胡适应校长杨振声邀请访问国立青岛大学。其间,他应宋春舫邀请,住在宋家里,并有幸参观了其藏书楼“褐木庐”,遂提议梁实秋、闻一多译莎。梁实秋曾回忆道:“我记得藏书是以法文戏剧为主。所有的书都是精装,不全是胶硬粗布,有些是真的小牛皮装订,烫金的字在书脊上排着队闪闪发亮。”“褐木庐”所藏莎士比亚原版戏剧书籍,也成为梁实秋翻译莎剧的第一手资料。

从英国购书,建起莎士比亚图书室

当时国立青岛大学新创办,图书馆里的资料也很少。梁实秋曾说:“我开始的时候,参考资料是如何的贫乏!我那时有的只是一股热心,我想愚公可以移山,我也一步一步地去做,做多少算多少,至少对于我自己是件有益的工作。”所以他兼任图书馆馆长期间,广泛搜集莎士比亚戏剧书籍资料,还亲自到上海为图书馆选购图书,建立了莎士比亚图书室。1931326日,梁实秋复信胡适,其中写道:“译莎翁事在暑假前必定做出一点成绩,我已去买一批应用的书,现在还没来。”梁实秋还积极与英国一家旧书店建立了联系,经常购备一些平常不易见到的图书,仅《莎士比亚学会论文集》就弄到一大堆。这些印刷品相当陈旧,但内容极具价值。日积月累,图书室就收藏了很多莎翁著作,中文、外文的各种版本都有,且有许多珍藏本,在学术界闻名一时。梁实秋曾说:“我的收藏虽然还很寒酸,比起国内任何大学图书馆都还要壮观些。”山大图书馆也成为当时师生学习、研究莎士比亚的重要窗口。

这项开始于国立青岛大学的莎士比亚翻译工作,最早译成的《哈姆雷特》、《麦克白》、《李尔王》、《奥赛罗》、《威尼斯商人》、《如愿》、《暴风雨》都是在19365月至11月陆续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抗战期间,他译了《仲夏夜梦》,抗战胜利后交商务印书馆,因通货膨胀,没有出版。抗战胜利后,他又译了《亨利四世》上、下篇,上篇在台湾的明华书局出版。1967年,梁译《莎士比亚全集》才最终完成出版。这是梁实秋对于中国文化杰出的贡献。

在山大首开莎士比亚课

梁实秋在山大开设了莎士比亚课,他是把莎士比亚引入大学课堂最早的学者之一。19328月,梁实秋为山大外文系三年级的学生首开莎士比亚课,该课程设置为6学分,分两年讲授。据《国立山东大学概览(民国二十四年)》记载:本学程讲述莎士比亚之生平、其时代及当时之剧场。选读剧本包括《哈姆雷特》、《麦克白》、《亨利四世》、《皆大欢喜》、《暴风雨》、《奥赛罗》、《李尔王》、《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朱利叶斯凯撒》、《科利奥兰纳斯》等十二种,每年讲授六种,轮流开班,故学生得连续学习两年,注重其特殊之词义及文法。

梁实秋晚年曾在《槐园梦忆》一文中写道:“青岛四年之中,我们的家庭是很快乐的。我的莎士比亚翻译在这时候开始。”这项开始于山东大学的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工作,在梁实秋全部事业中所占地位太重要了,所以他终生都念兹在兹、始终不能释然于怀。他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不仅历时长、工程大,而且尚有鲜为人知的奇特经历。因此,山大对梁实秋来说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山大是成就他闻名世界的翻译家美名的滥觞之地。

(摘自2016421日《齐鲁晚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