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职业学院“整建制”实习新模式备受好评
本报讯(通讯员 王辉 王建科)如今,学生顶岗实习作为职业院校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已经得到企业、师生以及社会的普遍认可。这种模式不仅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还可以为专业的合理设置、全面建设和科学发展以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供经验与保障。
作为省内具有铁路行业背景的高职院校,山东职业学院自2015年以来先后与济南西机务段、济南西车辆段、青岛动车段达成了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合作协议,并开展了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企业认知实习和生产性顶岗实习。
最值得一提的是,校企双方达成的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合作协议明确提出:“企业要接受整专业、成建制实习指导任务。”也就是说,全部学生将参与实习工作。
2015年9月10日,该院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成为首批试点专业,2013级1331班和1332班率先进入济南西机务段临沂段区进行生产性顶岗实习。同年10月15日,该专业1431班到济南西机务段进行了企业认知实习。同年11月23日,“山东职业学院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在济南西机务段正式挂牌。
今年9月5日,该院迎新工作刚刚结束,就把铁道机车车辆专业2014级9个教学班465名学生的生产性顶岗实习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9月8日,1431班、1432班和1433班的150名学生踏上了赴济南西机务段临沂段区的实习之路。
截至目前,该院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共有15个班级的750名学生在企业进行了相应岗位的实习,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学生通过进入企业认知实习,尽早了解和掌握了企业的岗位要求及企业文化,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下一步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其次,通过生产性顶岗实习,他们实现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企业环境,熟悉了日常工作,提高了业务技能,满足了岗位需求;学校则实现了“毕业即就业、入职即操作”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生实习期间,企业始终把学生的安全当作第一要务,按照“半军事化”管理的模式,全面保障学生安全。再次,企业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企业负责人经常深入一线慰问学生,并要求员工务必以“爱生如子”的态度去关心、爱护每一名实习生。这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企业的温暖,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实习热情与动力。
在顶岗实习中,受益的不仅有学生,还有学院的专业教师。教师们充分利用深入企业一线的机会,学习最新技术和标准,学习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以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探索发现适合高职教育和高职人才培养的新途径,有针对性地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为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不少教师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进步和突破。
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还使该院的专业结构更趋合理,特色更加鲜明,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该院减招甚至取消了社会认可度低、就业前景差的专业,大幅增加轨道交通类专业设置。目前,在该院开设的招生专业中,60%以上的与铁路、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业工作岗位直接相关或相近。其中,轨道交通类专业招生人数由最初的600人增长到现在的1800余人。
更为重要的是,相较一般的顶岗实习,整建制顶岗实习模式的开展对于学生稳定实习心态、早日进入就业工作状态起到了积极作用。这不仅实现了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既定目标,而且实现了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稳定就业的育人目标。曾经参加过实习的2013级1331班和1332班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实习企业工作。其中,很多人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娴熟的操作技能很快进入员工角色,受到了单位领导与一线工人的认可和好评。
今年就职于济南西机务段的毕业生田威,在经过段、车间及车队的三级安全教育后,已于10月中旬正式上岗,从事电力机车乘务工作。在总结赴临沂段区的顶岗实习经历带给自己的收获时,他说道:“通过实习,我对专业知识有所理解,从而缩短了从学生到员工的转变时间。”到青岛机务段工作的毕业生孙宁梓坦言:“在企业入职培训中,学生大都需要学习、了解机车结构;但是,对我来说,这已不是新知识。这得益于我从前参加的生产性顶岗实习经历。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其他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