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建设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  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深化应用 融合创新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2016年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

建设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 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 山东省教育信息中心

烟台市芝罘区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制作中心

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自2014年开始建设,通过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在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已初步将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教育资源服务、公共信息服务等国家和自建业务信息系统在底层进行数据打通和数据共享,建立了统一的开放门户和开放平台,初步形成了上下交互、左右联通的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

一、建设高标准的教育数据中心,为云服务平台提供坚强保障

山东省坚持“整体规划、全面部署、扎实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参照《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省级数据中心建设指南》和《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南》等文件要求,按照可满足510年内国家核心系统和省自建系统建设需求,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通过全新规划、设计和实施,于20147月建成了高标准教育数据中心。

教育数据中心按照云计算模式进行规划建设,机房面积553平方米,遵循A级标准规范设计原则,从供电到网络所有设备均为2N冗余架构,网络出口带宽11.4G,物理服务器120余台,光纤SAN存储容量超过400TB,分布式存储容量约1000TB,虚拟主机数量300多个,部署运行有6个国家核心信息系统和我省40余个自建信息系统。通过部署虚拟带库及专业备份软件,配置防火墙、抗DDoSIPSWAFVPN、运维审计和数据库审计等万兆安全设备,保障网络、系统和数据安全。同时,我们组建专业的运维服务队伍,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增强人员专业水平,确保数据中心运行高效、安全、稳定。

二、坚持开放融合,高起点建设省级教育云服务平台

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按照“搭平台、建标准、重共享和一体化”的整体设计思路,通过联通地方通用和特色系统,最终建成面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类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及第三方开发者的开放、综合、一站式的云服务平台。

教育云服务平台采用“平台+应用+服务”的设计理念,平台支持分布式、高并发和海量数据处理的云计算架构设计。我们把云平台建设概括为“一二三四五”应用服务体系。

1.打造“一个门户”,即云平台信息展示门户。门户主要实现“系统整合、资源汇聚、在线服务、互动参与、教育宣传”等核心服务功能,分为门户首页、信息化动态、云服务平台、教育应用、数据服务、政策文件、信息化试点、标准规范等板块,是山东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总入口,也是面向省、市、县、校四级教育行政管理用户和全省教师、学生用户的总入口。

2.提供“两类云服务”,即“教育专有云服务”和“社会公共云服务”。通过一期建设,“教育专有云”现在可以为省、市、县、校四级教育管理人员、国家系统及省级业务系统人员提供全面的业务管理服务、资源查询服务、咨询支持服务和日常事务服务等。二期建设完成后,可以为全省的教师、学生等云端用户提供全面的教研服务、教学服务、学习服务等。“社会公用云”可以为学生家长、社会公众提供即时的数据查询服务、教育信息服务、家校互动服务等。现在,云平台已经可以向公众提供山东省6个学段19个类别的数据,可以分别展示学校、教师、学生、校舍及资产等核心教育业务数据。

3.构建“三个一站式”,即一站式登录、一站式管理、一站式服务。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遵照教育部应用支撑平台制定的用户管理规范,已在省教育厅一级建立实名制账号,并逐步实现省、市、县、校四级实名制账号,可为实名用户提供个性、精准服务,并且为全省教育信息化系统推行“一人一账号”打好技术基础。现在已经实现将接入教育云平台的所有子系统的单点认证、访问控制、系统管理、云端服务进行一站式提供,使云端用户所得到的服务更加便捷、体验更加良好。

4.实现“四个统一”,即统一身份认证机制、统一访问控制机制、统一资源聚合机制、统一门户管理机制。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按照教育部统一用户集成及应用集成规范要求,已完成教育部下发的国家核心系统集成及山东省自建教育管理类信息系统集成工作,并为省、市、县、校四级教育行政管理者提供统一用户、单点登录、统一消息、统一待办等集成服务。通过第三方应用及资源的陆续接入实现资源的聚合与共享。

5. 确保“五个通畅”,即身份通畅、数据通畅、应用通畅、门户通畅、资源通畅。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建构体系决定了可以使区域化的教育综合云服务中心得以顺利建成。随着不断完善和建设,将陆续把山东省职业教育服务平台、山东省高等教育服务平台、山东省高校科研服务平台、山东省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山东省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等进行集成,使它们既相对独立又关联互动,使区域化数据交换、数据共享、服务共享、多级协同、覆盖全省的教育体系得以实现。

学生共享数字资源课堂

三、积极拓展应用,山东省云服务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一)完成国家核心系统与省自建系统集成整合。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于 2015 12月正式开通运行,实现了IaaSPaaSSaaS三个层面的虚拟化、弹性化、服务化,通过云平台统一了数据标准、应用标准、共享标准、安全标准、使用标准、运维标准等标准规范体系,在此基础上完成了6个国家核心系统(学前、中小学、中职、资助、教师、校舍)和40余个省级自建系统(解决大班额系统、体卫艺平台、学校资产、基础教育管理平台、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系统等)的集成。

对集成的数据进行梳理,包括教育数据资源目录384项,学生、教师、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教学资源等各类主题数据库,并通过平台对外开放105项数据服务。通过全国教育应用支撑平台统一用户管理机制,为22万个国家核心系统岗位制用户和12万个山东省自建系统岗位制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包含单点登录、业务咨询、即时通讯、云盘服务等功能。通过对云平台用户角色及权限的细分,实现了覆盖省教育厅及17地市的教育行政管理者实名制账号管理。

(二)实现了管理平台与资源平台的初步融合。今年在云服务平台上开通了1410万个全省中小学学生个人空间和70万个中小学教师个人空间。在个人空间里实现了管理数据和资源数据的个性化推送,管理数据来自于国家中小学学籍系统和教师管理系统,资源数据汇聚于自建资源、社会资源及第三方资源。云服务平台的个人空间允许用户根据角色需求和兴趣爱好,实现空间的按需订制和对外个性化展示,建成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主题式空间。同时,云平台可以通过判断用户的角色权限,对资源信息进行分类、判断、推送,把用户需要的信息和资源主动呈现,实现了“信息找人、资源找人”的目标。个人空间建设实现了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的融合,实现了信息与资源的流动、分享,为下一步两平台的深度融合应用打下了基础。

(三)实现与各市、县平台的联通对接。2013年以来,山东省各地市加快了“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步伐,但如何实现与各地市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数据和资源的互联互通显得尤为迫切。我们通过建设统一的云平台数据规范标准,为各地市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支撑服务和上下联通信息共享和资源共享的基础工作平台。在2015年威海市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初期,教育云服务平台已经实现了从省级平台为威海市平台提供教师、学生的初始化基础数据,学生用户22万余个,教师用户2.5万余个,同时在数据库设计、业务模块建设、资源展示体系等层面统一建设标准。随着威海市智慧教育平台的逐步建设,将逐步实现省市两级的资源共建共享。威海市智慧教育平台的成功对接,让我们坚定了实现上下级系统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按区域逐级下发数据标准,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省17地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实现上下交互、左右联通的建设目标,进一步推进我省教育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服务网络化,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

(四)依托国家核心数据库开发省级自建系统。我们依托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的基础数据,开发建设山东省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信息管理系统(简称“解决大班额系统”),完成全省17地市137个县(区、市)3040余所学校的数据上报、项目申报和项目监控工作。在解决大班额系统建设中,云平台为解决大班额信息系统提供了改扩建学校的校舍类、设备类、资产类等基础数据指标,在提供初始数据的同时有效防止学校在数据上弄虚作假。我们还使用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教育地理信息系统,为解决大班额信息系统建设了全省工作进度“一张图”,通过数据分析可直观地查看某校舍建设或教师配置的规划、进度。

鉴于云平台基础数据库在解决大班额信息系统中的成功应用,我们在山东省体卫艺教育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中也采用了这种做法,不断开发建设省自建管理系统。

(五)实现了第三方教育应用的成功接入。云服务平台支持为第三方教育应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平台接入等接口服务,既能为师生和管理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应用服务,也为第三方教育应用提供推广平台。我们现已接入市场上百度资源、乐智网、学乐网、学酷网络、博校文达等多家教育资源类应用和数字化校园类应用。这些第三方教育应用通过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实现了与省教育云平台的单点登录,能够通过用户个人空间直接访问第三方平台的资源。现在百度资源已经面向山东省教育云平台开放了全部基础教育阶段的文档类资源,乐智网、学酷网为云平台提供了全学科、全学段150余万条资源,包含微视频类、文档类、习题类、仿真工具类、音频类、图片类等。数字校园类应用实现了教务管理、人事管理、课表管理、评教管理等系统的互联网应用。

通过第三方应用的数据反哺,不断丰富云服务平台的各类教育资源和教育应用,我们力争形成汇聚包含各类教育应用系统、热门移动APP、数字资源等的教育应用超市,形成平台应用的生态发展,不断形成更有价值的教育数据库及相关应用。

(六)依托山东省教育大数据开展了决策支持研究。经过近两年的建设,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已完成了全省学前、中小学、中职等教育阶段的学校、学生等核心数据以及全省中小学校舍、资产及办学条件方面数据的汇聚、整理,已经建立起围绕教师、学生、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4大方向的教育数据,并实现从教育概览、教育热点、均衡分析、学生流动情况、少数民族分布、学生户籍分布及转学迁移监测等7大主题维度33个数据分类进行管理、呈现,通过图表可以直观地了解现在全省学校及学生的各类情况。云平台将零散的数据建模包装成有效数据,结合用户权限的分级分类,为省、市、县、校等各级各类管理机构和管理者提供适合本级使用的教育数据,让管理者和决策者以数据为依据,科学理性地做决策,进一步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教育信息中心与曲阜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山东教育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计划在教育均衡发展、精准扶贫、学生体质监测、校园安全等4个方面进行教育大数据研究,继续深挖教育数据宝藏,展现更加丰富的教育数据,研究成果将在教育决策参谋、教育治理咨询、教育改革规划、教育舆论引导方面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全省的教育事业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教育云服务平台架构体系

(本版图片由山东省教育信息中心提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