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学生失去想象力
“铃声清脆是扬帆的笛。”迈上讲台,我准备带着学生们到绚烂的词句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大家好!今天我推荐的词语是‘丰姿绰约’。丰姿,风度姿态;绰约,柔美,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神采飘逸。”今天的值日生正在为同学们介绍她推荐的词语并进行解释。我点头赞许,并示意她接着造句。她说:“她跳起舞来丰姿绰约。”
我环视了一下教室,又让其他几个举手的学生发言。学生们说道:“她走起路来丰姿绰约。”“她丰姿绰约地跳着舞。”“她容貌秀美,丰姿绰约。”……他们的思维禁锢在“她”身上,再也无法挪动半分了。
我在心里轻叹。这种情况很常见。我虽然进行了数次引导,却收效甚微。其实,并不只有“她”能行。例如:那春风中,和着莺啼轻轻拂摆的柳枝摇曳多情,丰姿绰约;夏季里,俊俏轻快的燕子结伴翩飞,剪雨而来,亦丰姿绰约……可是,学生为什么想不到这些呢?
因为缺乏想象!现在的孩子离生活和大自然越来越远了。一个个远离大自然、远离生活的孩子,又怎么会去留意生活与自然中有哪些事物也是丰姿绰约的呢?
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并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呢?首先,父母要经常带领孩子劳动,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洗衣、扫地。这是因为,劳动产生智慧,劳动是人类创造无数奇迹的根本。古言“心灵手巧”是有科学依据的:手脚的每一条神经都与大脑链接,受大脑支配;手脚不同的动作又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所以,勤于动手的孩子更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除了劳动,家长还要常带孩子去大自然里探索。这是因为,各种感官的体验对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十分重要。
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土壤。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能力。西班牙画家哥雅说:“缺乏智慧的幻想会产生怪物,与智慧结合的幻想是艺术之母和奇迹之源。”思维狭窄,想象枯竭,会导致语言的匮乏与苍白。我调查过学生的阅读情况,结果是:一个班平均只有10%的学生家里有文学书籍,95%的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智能手机、电视。在课余时间,学生更多的是看电影、追星、玩电脑游戏等。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与知识的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对提高的孩子想象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家长和教师还要鼓励孩子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孩子的好奇、怀疑、爱问、追问等,绝不能简单、粗暴地抹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文学的殿堂里,“丰姿绰约”不仅是一个词,更是一种美。孩子们,我愿牵着你们的手,去书中采撷鲜美的果子,去生活中寻找爱的奇迹;我祝愿你们展开想象的羽翼,翱翔在自由的天空里。
(作者单位:荣成市第二十五中学 荣成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