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乘“改薄”东风建优质学校
编者按:近年来,乐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建设工作,抓住“全面改薄”、“破解大班额”的发展机遇,将教育工作列为民生实事之首,用“小财政”去办优质教育,创新思维破解资金难题,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实现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破解大班额”等工作统筹推进。乐陵市的“全面改薄”工作经验可以概括为“定位高、规划细、措施强、力度大、效果好”。乐陵经验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优质教育提供了一个范本。
“不仅要让校园成为乐陵最亮丽的风景,还要力争50年不落后。”
乐陵市的干部群众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15~2016年,该市倾力投资13.7亿元,新建教学楼、宿舍楼、餐厅等144栋,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目前,全市所有学校特别是边远农村中小学均已旧貌换新颜。
近两年来,乐陵市始终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惠及民生和推动社会发展的大事来抓,“制定规划优先考虑教育,出台政策优先倾斜教育,财政预算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大量资金兴建校舍、改善办学条件,使全市整体办学水平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一个年财政收入10亿元的县级市,两年教育投入近14亿元
“土操场、烂教学楼,学生宿舍楼破得和地震过一样。”一名在外求学的学生2008年在贴吧里曾经这样评价他的母校——乐陵二中。
几年前的乐陵,教育发展一度深陷迷局:学校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每年大量优质生源外流,教师人心浮动……
“知耻而后勇。”近两年,乐陵市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2015年投入3.2亿元,2016年投入10.5亿元!一个年财政收入10亿元出头的县级市,两年的教育投入近14亿元,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即使财政再紧,也要优先发展教育。”对于举全市之力发展教育,乐陵市委书记曲峰这样理解,“‘全面改薄’和‘破解大班额’项目为乐陵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看似现阶段投入高,其实是在为乐陵教育的未来省钱。”
丁坞镇中学是受益学校之一。“学校这两年的投入比过去20年的投入都要多。”该校校长于涛对记者说,“市财政去年投资429万元,为学校新建了1座教学楼、1座实验楼;今年又新建了餐厅楼、宿舍楼和高标准的塑胶操场,耗资近千万元。现在每个班都有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微机室、图书室等各种功能室一应俱全。”
丁坞镇中学的“脱胎巨变”好似乐陵教育发展的缩影。“我们不仅要让校园成为乐陵最亮丽的风景,”乐陵市长樊廷雷告诉记者,“还要让整改后的学校在未来的30~50年内不落后!”
按照高标准定位,乐陵两年投入近14亿元,不仅新建了教学楼、宿舍楼、餐厅等校园主体建筑,还以统一标准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塑胶操场改造、远程现代化教学设备配备等一系列“拔高”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学校办学设施的标准化建设。今天,即使最偏远的乡镇初中、中心小学也全部铺设了塑胶操场,现代化教学水平与城区学校已无二致。
除此之外,乐陵市还大力推进校车管理和学生用餐公司化、标准化运营。目前,全市已购买国标校车90多辆;成立了乐陵市浩明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对无餐厅的学校实行高质量营养餐配送,彻底解决了城区及边远农村小学学生就餐问题。
教育高投入让乐陵的民生红利提前释放。今年,本着“兜网底、补短板、高起点、全覆盖”的原则,乐陵决定将“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薄”、“破解大班额”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推进。
教育高速发展的同时,乐陵财政出现了不小的资金缺口。对此,乐陵市政府没有回避,一直在积探索破解之道。“为解决资金缺口大的难题,我们在积极做好争取政策性贷款工作的同时,采取由承建单位先期垫付部分资金的‘433’模式推进工程实施,确保了所有建设项目按期开工。同时,为畅通学校融资渠道,成立了乐陵市财金投资有限公司,搭建起了多元化的学校建设融资平台。”乐陵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健捷说。
市域统筹,对进展不力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实施“一票否决”
据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乐陵市“破解大班额”累计开工面积和2016年新开工面积、“全面改薄”累计开工面积和2016年新开工面积、融资工作5项指标均列德州市第一位。
“在巨大的资金缺口下还能高效、高速地开展工作,这与市政府统筹管理是分不开的。”乐陵市学校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孙大鹏向记者介绍道。
从一开始,乐陵就确立了“政府办教育”的思想,明确了市政府、乡镇政府的主体责任。在校舍改建工作中,政府主动揽责,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配套并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全市城区学校与乡村学校标准统一,基本上做成了放心的“交钥匙工程”。
在位于乐陵市社会福利中心11楼的乐陵市学校建设指挥部办公室里,放着一份《乐陵市中小学规划建设工程图册》。“全市所有学校的建设规划标准由政府统筹,包括每所学校的校园绿化、路面硬化、管网设施都统一由规划局做了统筹规划,确保了全市无论城市学校还是乡村学校,都标准统一,高标准高起点。”该市教育局局长韩文龙对记者说。另外,指挥部实行挂图作战、流程管理,将每项工程节点细化到每天,具体到责任人,对工程进度迟缓、措施不力、懈怠应付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实行一票否决。
为了“让专业人管专业事”,乐陵市政府聘请专业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实施“保姆式”监管;聘请工程监理人员全天候监督,“严抓质量,严格考核,严厉追责”;科学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并在建设过程中尽量不影响学生学习。
在工作过程中,乐陵市逐渐形成了“书记市长调度进度,人大政协施加压力”的常态督导机制。仅一年时间,位于城区的开元中学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教工餐厅、多功能报告厅等7栋单体建筑就拔地而起。“曲书记一周来3次督导进度。”开元中学校长高智生介绍。
乐陵在坚持政府办学的主导责任之外,还对民办公助学校实行政策照顾。4所“民办公助”学校的启用不但有效解决了城区大班额问题,而且引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使其与公办学校形成了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共同提升的教育发展新格局。
从细节入手,把实事办到最好
在采访中,乐陵的教育“大手笔”固然令人感叹,一些小细节也发人深省。开元中学是乐陵解决城区初中大班额的重点工程,学校占地67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4900万元。学校旁边,一座正在施工的市民休闲公园也已具雏形。据副市长孙大鹏介绍,虽然学校周边的学区地块寸土寸金,可是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并让学生在提前到校或回家等车时有个休息的场所,市政府还是把这一地块规划建成市民休闲公园。在乐陵,12所城区学校都毗邻公园,公园总占地面积超过2000亩。
距离乐陵城区45公里的奎台中学以周边的古迹奎台而闻名。在学校改建过程中,市委书记曲锋先后6次深入学校现场调研。市政府最终决定将古迹纳入校园,让学生近距离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如奎台一般,乐陵50万亩枣林周边的观光塔也被划入朱集中心小学,龙山文化遗址旁新建了龙山小学……在乐陵,政府乐于将一些历史人文景观“借为校用”,培育学校的文化底蕴。
乐陵市在校舍建设方面,规划设计之细致周到几乎做到了极致。在室内,教室的墙角做了圆弧形处理,既优雅漂亮,又防止学生嬉闹碰伤;教室的门因安全考虑设计成外开朝向……如此的细节不胜枚举。
西段乡中心小学的一位学生家长对新建学校赞不绝口:“新建的红色教学楼已经成为全乡最漂亮的建筑。校园不再尘土飞扬,我再也不用每天给孩子换洗衣服了。更难能可贵的是,校门口专门规划了家长接送区域,既安全又方便。”
除了校舍设计的匠心独用,政府对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敢有一丝懈怠。今年秋季开学前,该市委托青岛科标检测研究院对投资1.2亿元建成的114处塑胶操场,从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在空气中的含量等方面进行检测,确保操场的安全、绿色、环保。据该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塑胶操场统一使用了最高标准的环保材料,但因为涉及学生的健康问题,还是要做到万无一失。
在乐陵,云红中心小学属于典型的农村改建小学。下午6点,家住乐陵市区的该校体育教师杨风利正准备带女儿回家。面对记者的采访,杨风利如是说:“其实,我家的小区对面就有一所小学,但女儿在这儿上学,跟着我上下班更方便。现在的城乡学校没差别!”据统计,今年秋季开学,乐陵30所乡镇中小学从县城回流学生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