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要闻 全省17市已结成2988个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帮扶对子 省教育厅等七部门要求做好中职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2017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启动 图片新闻 潍坊市域推进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 沂南县积极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 我省将在中小学组织开展“国旗下讲宪法”主题教育活动 2016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幕 青岛市每年对校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第1版:要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要闻
01

潍坊市域推进小学生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

三分之一小学已开展 近6万名学生直接受益

本报讯(记者 赵云福 通讯员 高洪俊)小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学生放学后看护出现“空档期”,是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为解决当前小学生放学时间与家长下班时间不一致的矛盾,破解小学生放学后看管难题,潍坊市教育局自2014年起在全市小学开展了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2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目前全市近6万名有看管需求的小学生免费享受到此惠民服务。

明确延时看管的服务对象和内容

潍坊市延时看管服务主要在小学阶段开展,针对家庭看管确有困难的学生,包括校内看管、社区看管、社会机构看管等多种方式。校内看管服务对象主要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潍坊市教育局倡导中、高年级学生选择各类少年宫(站)、社区“四点半学校”或其他社会看管机构;对于有特殊困难的学生,也可实行校内看管。校内延时看管服务时间为学校工作日下午放学后, 一般情况下,冬季到17:30,其他季节到18:00

校内看管坚持“家长自愿、公益服务”原则,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开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包括自主学习、智力游戏、课外阅读、研究性学习等学习活动,社团、俱乐部、沙龙等不同形式的自主实践活动,以及其他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育人课程。可由学校安排教师直接看管,也可由学校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义工进行看管,还可吸纳社会人士、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等参与看管。

建立延时看管服务监管和激励机制

建立看管长效机制是确保延时看管工作有效落实的根本保证。潍坊市教育局从考核评价、加强监管、激励推动等方面综合推进该项工作。该局通过建立学生和家长评价学校制度,每年委托潍坊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学校办学进行群众满意度调查,调查指标中的一项即为延时看管工作满意度。

潍坊市教育局要求学校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不得将看管服务工作作为学校教学的延伸,不得进行集体补课或举办各种兴趣班;严禁学校擅自与社会机构合作进行有偿服务;严禁学校向学生及家长收取费用。不断加大依法治教力度,依托教育惠民服务中心、教育督导巡视团、督学责任区等系统监管查处机构,对违规办学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等损害学生健康成长及家长合法利益的行为进行“刚性”规范。对于各县(市、区)、学校开展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的经验、典型做法,潍坊市通过印发简报、媒体宣传、召开现场会等形式及时进行推广。目前,创造性开展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已成为各学校立德树人的自觉追求,积极开展延时看管服务成为各学校提升群众办学满意度的新举措。

各学校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看管服务

目前,潍坊市开展放学后延时看管服务的小学达到318所,占全市小学总数的三分之一,近6万名学生直接受益,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家长的后顾之忧。峡山区泛海希望小学学生张可明说:“我在‘四点半学校’里能把作业完成得更好,不会做的题可以问老师,课堂上没听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我还学会了画画、打乒乓球、上网查资料等。我都不愿意回家了。”提起延时看管服务,志愿者王宝忠说:“退休后在家闲着没事干,一天天也不知怎么过的。现在好了,我又找到了当年做老师的感觉,又可以发挥余热了。”

潍坊市各学校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办学特色、育人理念、资源优势等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看管服务。潍坊外国语学校成立了“希望乐园”,将放学后家长不能及时来接的学生集中到“希望乐园”,由老师看管。他们还成立了“爱心居室”,在家长同意的前提下,安排家长无法来接的学生和住宿生住在一起。高新区清平小学则在学校附近租赁了一处场所,开办起“清平乐·幸福家”,并安排专门的教师以及家委会工作人员在此为学生辅导功课。

潍坊市教育局动员各级家委会选拔部分优秀家长到校开展志愿服务,辅助教师管理学生,为延时看管提供了持续的人员保障。潍城区实验小学在校门口设立了家长休息区,并添置6组长凳,供家长和家长志愿者休息。寿光市洛城街道留吕小学成立家长志愿者义工服务队,25名家长志愿协助教师做好管理工作。

为支持开展延时看管服务,潍坊市政府对开展延时看管服务工作的学校,在2015年每校给予15万元未成年人校外活动保障项目资金支持的基础上,2016年又拨付172万元资金扶持,主要用于学校开展延时看管服务活动的房屋修缮、场地改造及用于添置、更新满足延时看管服务需要的设施设备、实践活动材料等。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