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工作简报报送制度促进村级小学发展 传统文化进校园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莘县:建家庭书屋,促学生周末阅读 数学,原来这么有趣 简 讯 “老班的平凡与伟大” 青岛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美育工作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青岛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美育工作

美育教师学区内可跨校走教 2019年艺术课程纳入初高中学考

本报讯 (记者 孙军)日前,青岛市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美育课程改革推进的“时间表”:到2017年,全市中小学开齐开足美育课程,配齐配足音乐、美术教师,学生参与校内艺术课程和艺术活动比例达到100%;到2018年,构建起以音乐美术为主体,舞蹈、戏剧、戏曲、影视表演等同步开设的美育课程体系,全市中小学音乐、美术学科设施设备配备全部达到山东省定标准,重点加强农村学校美育推进力度;到2019年,全面开展美育课程改革,建立满足多样化美育课程需求的多元化师资队伍,将艺术课程纳入初中、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到2020年,实现城乡学校美育均衡发展,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明显提升,构建凸显青岛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分年龄段设定美育目标

《意见》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确定了美育目标。其中义务教育学校要培养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和爱好;普通高中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美育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强化艺术实践,注重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鼓励学校运用现代学徒制方式开展人才培养;特殊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探索艺术技能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的渠道。

同时,义务教育学校要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设美育课程,确保美育课程课时总量达到总课时的9%,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按总课时的11%开设美育课程。义务教育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逐步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课程。普通高中学校要保证美育类必修课程不低于6个学分,相当于108课时。中等职业学校要将美育课程纳入公共基础必修课,保证不低于72课时。

鼓励学校创建形式多样的美育社团

《意见》指出,中小学可以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戏剧、影视表演、校园集体舞等群体性艺术活动,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美育社团。该市教育局将每2年开展1次青岛市中小学生艺术团命名工作,并成立青岛市青少年交响乐团。到2020年,全市要建设百支管乐团、千支舞蹈队、万个艺术社,形成“校校有戏剧、班班有合唱、人人有技能”的美育发展格局。开展全市美育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到2020年,市级美育示范学校达到150所。

该市还将实施全市文化艺术场馆“高雅艺术学生看”公益活动,开设青岛文艺讲堂等艺术家公益讲座。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术院团和艺术培训机构专家、民间艺人等可到学校担任兼职艺术教师。到2020年,全市将建设100个市级校外美育实践活动基地、30个美育大师青岛工作室、70个美育名家工作坊。

美育教师学区内可跨校走教

根据《意见》,青岛市将加大美育教师补充力度,在每年教师招聘计划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美育教师招聘。探索建立区域内美育教师跨校联盟,以学区为单位配齐配足美育学科教师,在学区内推行美育教师跨校走教,满足多样化的美育教学需要。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外美育活动和艺术社团辅导工作,在评定职称时按规定计入辅导员工作年限。

该市将鼓励美育教师采取支教、走教、巡回教学、流动授课、定点联系、对口辅导等多种形式到农村学校任教。开展“艺动城乡”全市城乡学校美育对口帮扶活动,鼓励美育特色学校、市中小学生艺术团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对帮扶。

同时,该市还将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建立学生美育成长档案,将学生参加艺术课程修习、课内外艺术活动实践、艺术社团活动等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并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美育经费得到保障

该市规定,市、区财政要将美育发展纳入年度教育经费预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满足学校美育发展基本需求;鼓励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公民个人通过捐赠等方式支持和参与学校美育发展;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和高中学校美育设施标准化建设。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