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寻求办学活力
——枣庄市山亭区翼云中学办学侧记
枣庄市山亭区翼云中学全景
枣庄市山亭区翼云中学是一所寄宿制中学。有一段时期,学校粗放式发展带来一些问题:优秀生源、优秀师资纷纷外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急剧下滑,招生难以为继。
2010年9月,吕作银校长临危受命。面对种种困难,是怨天尤人,还是迎难而上?他带领学校领导班子毅然选择了后者。痛定思痛,校领导班子意识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一所学校不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只靠外部扶持,永远是“扶不起来的阿斗”。面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人浮于事、缺乏责任心、执行力差、落实意识不强等突出问题,翼云中学组织干部、教师、学生开展讨论,他们扪心自问:我们该做些什么?
质量是生命线,落实是硬道理。质量靠管理,管理靠落实。这是全体翼云人在反复讨论、查摆、剖析后形成的共识。
怎样让“落实”得到落实?全体翼云人再一次自问。
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四查”机制,理清管理脉络,突出真抓实干,使“落实”落到实处。
旧有的管理模式过于单线条、扁平化,缺乏有效的监督、奖惩机制,是造成管理低效、落实悬空的根本原因。为此,翼云中学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分管检查制”、“处室核查制”、“值班巡查制”、“专人督查制”,四条管理通道并行不悖。不同管理岗位既各负其责又相互监督,既单独考核又统筹量化,实现了管理的高效立体,让管理工作真正落地生根。
“分管检查制”。 学校实行校级干部包级部、教研组,中层干部包备课组,年级干部包班级制度,落实谁分管谁负责、谁分包谁负责制度。学校领导班子在管理中抓好“一头一尾”,在周一行政会议上谋划部署,在周五行政会议上总结督办;年级、处室、教研组的具体工作由分管干部布置、检查、记录、解决。
“处室核查制”。分管干部每天将不同方面的检查结果汇入相关处室进行统计、量化、公示。例如,教师业务、课堂教学交由教务处统计量化,班主任工作、学生管理交由政教处统计量化,而教师的坐班、考勤则由学校办公室统计量化。
“值班巡查制”。学校每天的工作指挥权移交至当天的值班领导,由值班领导带领值班干部、班主任巡查课堂、餐厅、宿舍,代表学校对不同方面、不同部门的工作进行督办、协调、反馈、公示。
“专人督查制”。学校设立督查室,只对校长负责,工作开展到哪里,督查就跟进到哪里。督进度、查成效,将每天的督查结果以书面形式报给校长,确保学校的工作方向不偏离、工作任务不落空,不断提高管理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四查”管理机制与量化激励机制相结合。学校对全体干部、教师、班主任工作开展及完成情况实行每天公示、每周总结、每月考核的量化机制,加大绩效工资金额,按照量化结果优绩优酬,当月兑现;量化结果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参考。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三学、三查、三清”,着力抓习惯养成、主动学习、双基落实,让“学习”落到实处。
翼云中学创新实施了“小组学习”及“以学定教,分层提高”教学法。实施伊始,全体师生很迷茫,甚至出现了部分师生消极应付、假运用、装运用的现象。原因是没有将“纸面上的好法”转化为“工作中的做法”,归根到底就是落实问题。于是,学校持续开展“三学”、“三查”、“三清”系列活动,目的是让新的教学法落地生根,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实现有效学习、高效学习。
“三学”,即优美学姿、优良学态、优秀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就是要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优美的“学姿”。学校从学生的坐、站、学习的姿态抓起,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保持优良的“学态”。“学态”指学生学习时的精神状态,或指学习投入程度。教师引导学生自学时要认真阅读,独立思考,教室保持安静;学生合作学习时要各抒己见,虚心旁听;教师讲解时要集中精力听讲,做好笔记,勇于质疑;达标提升时要独立完成,当堂纠正。使用优秀的“学法”。让学生掌握一套优秀的学法至关重要。上课时桌面上做到“四有”:课本、练习本、笔记本、学习用具。课堂上做到笔不离手,手中有笔;口、眼、手、脑、耳都要用在学习上。讨论时积极参与,展示时大胆表现。做好“两先两后一小结”,即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做作业,及时总结反思。
“三查”,即小组自查、组间互查、教师抽查,打造有效课堂。自查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自己独立回顾或自测,是对掌握效果的自我反馈;互查主要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问答测试;抽查是教师检测部分学生。早读时,学生首先按照教师在黑板上布置的任务进行诵读。一般情况下,50%的学生完成任务后可进行“三查”,内容简单可直接互查或抽查,内容较难较多时需要先自查。教师抽查由教师提问,学生背诵或板演。抽查后进行总结反馈,并填写好抽查反馈单上交教导处,作为量化指标;课堂上,“以学定教,分层提高”教学法自主导学、师生互学、达标提高三个阶段更离不开“三查”。学生自学即为“自查”,合作学习即为“互查”,教师提问即为“抽查”。
“三清”:堂清、周清、月清,夯实双基,快乐前行。堂清,即当堂学习任务当堂达标完成。每堂课在最后5~8分钟对作业进行堂清。下课后上交,教师及时批改,然后再交到教务处,作为个人常规量化指标;周清,每周利用周日下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进行单元检测。教师面批面改,对出现的问题当面反馈纠正;月清,每月通过“五校联考” 进行阶段性检测。考后,各学科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分析,再进行“培优补差”工作。
创新德育模式,实施入校教育、离校教育、收心教育,把教育融入活动中,将说教变为体验,将德育落到实处。一位著名教育学者这样说:“没有哪个孩子对学习会产生厌恶,他们厌恶的不是课堂,不是书本,而是死板的教育方式!”翼云中学实施入校教育、离校教育、收心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实现了德育工作的实效、高效。
入校教育,迈好第一步。针对七年级新生上好开学第一课。为了让学生实现从小学到初中的平稳过渡,开学伊始,学校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引桥课程,既有思想衔接,又有知识储备、精神引导。编制引桥课程,做到温故而知新;学唱励志歌,欣赏励志电影,进行拓展训练;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学习规章制度,进行校史教育等。此举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集体的含义,增强班级凝聚力,树立自豪感和责任感。
离校教育,助推新征程。翼云中学每年都会精心策划一场离校教育大会,对毕业生进行责任、感恩、放眼未来等方面的教育。教师、学生、家长共聚一堂,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主席台,也没有千篇一律的会议程序,取而代之的是对同学缘、父母恩、师生谊、母校情四大主题的精彩演绎。校园送别,毕业生们步出彩虹门,初一、初二的学弟学妹们早已等在“成功大道”两边,手捧鲜花列队欢送。在鲜花、掌声、祝福声中,毕业生们昂首阔步,踏上了新的征程。师生话别,相拥而泣,一朝师生情,终生缅于怀。
教师对学生进行收心教育
收心教育,呵护每一天。周末、节假日、放学开学时,学校通过开展主题活动,达到让学生收心的目的。放学时,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第一起跑线》校本材料,引导父母做好家庭教育;开展“五个一”,让学生为父母洗脚、洗衣服、做家务等,培养爱劳动、爱家庭、爱父母的良好情操;布置社会实践作业,让学生走出家门,参与社区实践,进行自然探索。开学时,利用收心教育大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等载体,让学生明确新目标、新任务;围绕收心教育设计系列班会,确定新学期班级奋斗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学校通过讲座、九年级学生百日誓师大会、教师与学生谈心等形式,让学生排除干扰、专心学习。充分利用社会教育基地开展收心教育。利用山亭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台儿庄大战纪念馆、抱犊崮115师抗战纪念馆进行法制、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知法守法、铭记历史、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
数载阳光风雨,一路且行且歌。山亭区翼云中学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师生改革创新,迎难而上,取得了辉煌成绩,实现了学校的华丽转身,教育教学工作始终走在全区、全市前列。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教学示范化学校”、“枣庄市规范化学校”、“枣庄市文明单位”、“枣庄市特色创新学校”、“枣庄市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学校”、“枣庄市家长最满意学校”、“枣庄市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