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四度” 因势而新,让思政课“亮”起来 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专家视点】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 徐艳玲 张琪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这就明确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命题、新要求,由此也牵导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要牢牢占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阵地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学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的主要平台,因而要加快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全面系统地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吃透教材,领会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逻辑关系。其次,将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融会贯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不那么“高冷”,让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与期待。引领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自己的社会实践和个人成长中,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价值意蕴指引学生的人生道路。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人生境界的开拓是一条红线贯穿始终。由此,应使学生不仅得到知识和方法论的启迪,而且得到真、善、美的启迪,使人生境界得到升华。同时,讲话还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因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教材中、课堂上和学生的头脑中,在教书育人中占据人类的道义制高点,是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应该思考并承担的责任。

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推出更多高水平教材,创新学术话语体系,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的学科支撑。只有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成为国内示范性强、国外影响力强的优势学科,才能为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才提供根本保障。为此,要积极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和学科话语体系,努力打造富有特色的教材和教学体系。同时,要坚持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相统一,不断完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另外,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科学研究工作,自觉肩负起引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向前发展、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担。

三、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来说,校园是最基本的生活场域,大学生大多数时间是在校园中度过的,校园文化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育人功能,因此,校园生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讲话要求“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要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和学风,使高校发展做到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载体和良好氛围。

四、运用新传媒的影响,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度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新传媒作为当今对大学生影响最普遍、最全面、最直接的渠道,其影响是“润物细无声”的。为此,高校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实现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联姻”,进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形式。同时,要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传媒工具,通过微信、微博、各种手机应用软件了解社会最新时事政治和国家出台的大政方针,巩固在课堂上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并尝试用所学原理、方法分析时政信息,以增添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另外,也要提升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即传媒要宣传积极向上的符合核心价值观导向的信息,要在体制内发声,传播正能量,要有益于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徐艳玲,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琪如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