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平:新疆班学生的“李妈妈”
李心平是嘉祥县职业中专的一名普通教师。从2011年学校承办内地新疆中职班开始,她便从事新疆班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并因此与新疆班的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在付出和奉献中享受着职业的快乐、幸福,也成为一届届新疆班学生喜欢、敬爱的“李妈妈”。
新疆班的学生大多天真、淳朴,能歌善舞。但是,他们远离亲人,异地求学,语言不通,生活不习惯。因此,有些学生初来山东就学时非常想家,不安心学习,哭着、闹着要回家。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贫困的农牧民家庭,年龄最小的不足14岁。李心平非常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和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细节。李心平就像母亲一样,在生活中手把手地教学生洗衣、叠被、使用马桶;吃饭时,督促他们多吃蔬菜,多喝开水;睡觉前,逐个房间检查,看着学生刷牙、洗脚、入睡,然后给学生盖好被子;天冷时,提醒学生添加衣物。在教室、宿舍和校园里,她随时随地与学生交流、谈心。她经常与学生同吃同住,朝夕相伴。在她的日历表上,没有双休日和节假日,也没有上班、下班之分。多年来,李心平几乎没有在星期六、星期天休息过,即使在节假日也没歇过。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慢慢地,学生和她亲近了,感情加深了。“要想赢得学生的心,我们就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交出自己的真心。”李心平这样说。
2015年暑假过后,开学了,李心平发现,一个名叫古丽胡玛的女孩没有到校报到。经过询问,她得知:这个女孩很想来内地上学,但她的家人对内地及内地人不了解、不放心,所以坚决不让她来内地上学。于是,李心平多次给这个女孩的家人打电话,进行沟通。后来,女孩的家人放心了,同意她来内地上学。但是,古丽胡玛很少出远门,一个人来不了山东。而且,她的家人也没文化,不会讲汉语,因此不能送她。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李心平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亲自到新疆温宿县阿瓦提乡,把这个女生接到了学校。事后,有人问李心平:“你为了一名学生专门跑一趟,值得吗?”她回答道:“只要她的名字进了我班的花名册,她就是我的学生。我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古丽胡玛常对人说:“我有两个妈妈,一个在新疆,另一个在山东嘉祥。”
可能是由于环境不适应,生活不习惯,新疆来的学生特别容易生病。每当生病时,他们最想家,感情最脆弱,最需要关心。一天深夜,李心平正在值班室里值班,只见一名学生慌慌张张地来找她。原来,一个名叫阿斯古丽的维吾尔族学生肚子疼得满头大汗,正在床上呻吟。当时,因为是晚上,所以学校里没有汽车。情急之下,她背起学生就往医院跑。到了县医院,医生告诉她:学生患了急性阑尾炎,必须动手术。而动手术需要亲属签字,签字就意味着承担责任。她不假思索地拿起笔签了字。这台手术从夜里12点延续到次日凌晨2点,李心平一直在手术室外等候。手术结束后,她又在阿斯古丽的病床前守护。一连七八天,她都在学校和医院之间奔波。出院那天,李心平把新买的毛衣和羽绒坎肩给阿斯古丽穿上。阿斯古丽一把抱住她,哽咽着叫了一声“妈妈”,并且把脸埋在她的怀里。
在这几年间,新疆班先后有40多名学生因生病而住院,门诊看病量达3000多人次。为此,李心平和其他教师一起度过了数不清的不眠之夜。
2014年9月10日,教师节,李心平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封信。这封信是一位名叫米拉木古丽的哈萨克族毕业生寄来的。米拉木古丽在信中写道:“李妈妈,我当上老师了!”这份沉甸甸的礼物引发了李心平的万千思绪。
2011年9月10日,只有15岁的米拉木古丽来到山东省嘉祥县上学。当时,她是一个天天哭泣、性格孤僻的孩子。原来,米拉木古丽的父亲多年来一直卧病在床。为治病,他们卖光了家里的牛羊。父亲病逝后,她的家庭欠下了巨额债务。她的母亲熬不过这苦日子,就离家出走了。同时,姥姥也不要她了。了解她的遭遇后,李心平紧紧握着她的手,深情地说:“孩子,从今以后,我就是你的妈妈。我给你买衣服,买学习用品。不怕生活苦,就怕没志气;生活越苦,你越要努力向上。”每逢周末,李心平都把她带到家里;每个月,都给她一些零花钱。在业余时间,李心平还和米拉木古丽一起做游戏,并教她洗衣服。米拉木古丽渐渐变得开朗起来,脸上有了开心的微笑。她在学习上也非常刻苦,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她在给李心平的信中写道:“妈妈,我要像您一样,教娃娃们学习知识。我要给娃娃们讲您的故事,让娃娃们都有一颗感恩的心!”
“丹心化作春雨洒,换来天山雪莲开。”几年来,李心平所带的新疆班已成为职专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更为重要的是,她用爱心化解了陌生和隔膜,与学生建立起亲情和信任;学生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她当作自己的妈妈。今年9月9日,李心平代表新疆班的教师团队在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她在发言中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在我的心里,从来不分民族,不分地区;在我的眼里,他们都是我的孩子,是祖国大家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