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全面地认识长征史
为什么说红军长征是“3+1”的长征
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即红一(中央红军)、二(最初称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的长征,再加红二十五军的长征。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算起;长征结束以三大主力红军(红二十五军于1935年11月并入红一方面军系列)于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和今属宁夏的将台堡会师为标志。
为什么也可以说“长征是六万五千里”
关于红军长征的里程,过去比较多的是讲二万五千里。这里讲的是中央红军走的长征路。现在既然明确了整个红军的长征是“3+1”的长征,那么仅仅讲二万五千里就不全面了。
据军史资料统计,红二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1个月,转战8省,行程两万余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历时19个月,转战6省,有的三过雪山草地,行程1万多里。红二十五军的长征历时10个月,转战4省,行程约1万里。将上述四支红军的长征路,历经14个省的里程加在一起,长征的实际总里程为6.5万多里。
为什么说长征的路线和目的地是一个动态过程
红军长征到陕北,这不是预先设定的。进行战略转移,开始并没有打算走很远。长征的路线和目的地是根据军事形势和作战情况而不断变化的。这是一个动态过程。红军长征目的地,据我初步统计,仅中央红军言,先后有8个设想。中央红军到达吴起镇后,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批准了榜罗镇政治局常委会议的决定,宣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随后,中共中央将“红都”设在瓦窑堡,陕北成为中国革命大本营。
为什么不能把战略转移的原因同作出战略转移的决策混在一起
第五次反“围剿”在中央苏区的失败,从主观方面说,无疑要归咎于错误路线。错误路线的领导使红军遭致严重失败,这是一个问题;进行战略转移,是活路,在这个危急关头作出战略转移即长征的决定,则是另一个问题。对前者要否定,对后者要肯定。
为什么说长征出发地是多元的
这些年开展红色旅游,一些地方争着打“长征出发地”牌,对红军长征出发地的争论愈趋激烈。我在考察红军长征路后,形成了“长征出发地的多元论”概念,即各路红军长征都有自己的出发地,属于不同层面的出发地也不止一个。其定位标准,就中央红军而言,大体以1934年10月7日中革军委下达撤离战斗前线到集结地的情况来确定。各部队接到命令时所撤离的那个地方,均可视为长征出发地。
如何深入理解长征的基本内涵
红军长征的内涵很丰富,它不简单地是突围、转战、打仗等,应包括三个方面的严峻斗争:
第一个方面是革命与反革命两种力量、光明与黑暗两种命运的大搏斗。第二个方面是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搏击中,中国共产党内部的指导思想和政治路线有尖锐斗争。第三个方面是同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的生死博弈。这三方面的斗争和博弈,构成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
(摘自2015年9月5日《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