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师园地 奉献的一生 为师的楷模

第5版:教师园地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师园地
05

奉献的一生 为师的楷模

——追记桓台一中的鲍必骥老师

□ 逯志山 韩卫东 侯武周 苗淑芝

“有时,我想:他本是一枚用来补天的五色石,来到桓台的土地上,心甘情愿地做起了铺路石;一代又一代的桓台学子踩着他走向精彩而广阔的新世界。”  ——作者题记

 

20161016日中午98岁高龄的鲍必骥老师溘然长逝。鲍老师走得从容平静,遗容安然慈祥。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一个热心公益的人,一个为桓台教育奉献了半个世纪的人,正是这样一位坦荡荡的君子。

鲍必骥老师仙逝的消息像金秋的西风一样迅速传遍桓台大地。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教育部门还是政府机关,都为这位老人的去世而悲伤。那么多的人,认识他的或不认识他的,在家颐养的老年人或在岗位上打拼的年轻人,都在传颂“鲍必骥”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

究竟是怎样的人格魅力,能感动桓台县的50万颗心?

他从京城走来,以其一贯的敬业精神,为桓台一中的英语教学立下不朽功勋

鲍必骥老师的祖籍是安徽合肥,19193月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幼年就读于浙江杭州的教会学校;1942年高中毕业后,在江西《正气日报》任记者,后转至重庆,继续从事新闻工作;1947年任《中国日报》采访部主任,同年10月到安徽大学深造,后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国际法。195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在原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中央政法公报》编辑室任编辑;19544月至19601月,任国务院法制局助理研究员,后来又调至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工作。19616月,响应中央精简机关人员的号召,主动要求下放,由山东省教育厅分配到桓台一中,直至198970岁时才正式离开讲台。

从鲍老师的简历可知,他是一个经历丰富、见过世面的人。《正气日报》是蒋经国在赣南主政时创办的,鲍必骥做记者时,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和作家曹聚仁先生担任主编。鲍老师在圣约翰大学读书时,担任过毕业班的学生会主席。他在《中央政法公报》任编辑时,当时的直接负责人是彭真和董必武。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有这样经历的人是凤毛麟角。然而鲍老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谈论这些辉煌历史,他始终用心的是作为一名英语教师的职责。

鲍老师来到桓台一中时正值而立之年,有着一腔热血,满怀激情。可惜的是,那时各种运动接踵而至,专心教学被视为走白专道路。而“文革”十年,更是教坛荒芜,斯文扫地。“文革”结束,高考恢复,英语很快被列为必考科目。那个时候的桓台县,懂英语的人才太缺乏了。鲍必骥挺身而出,未雨绸缪,开启了桓台一中英语教学的光辉历程。

早在1978年初,年近60岁的鲍老师就建起了桓台一中历史上第一个英语课外学习小组。在一间设施简陋的小屋内,十几个人围着一块木头黑板,靠着鲍老师的板书和讲解学习英语。鲍老师从北京买来课本,带领学生,用钢板、蜡纸一册一册地刻出来。他又利用回上海探亲的机会,自费购买了留声机和英语唱片,还买了一台老式打字机。这个英语学习小组为桓台一中培养了急需的英语人才。其中,不少人成为学校英语教学的骨干,另一些人则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正是由于鲍老师的努力,桓台一中的英语教学赢在了起跑线上。随后,他又带领英语组的老师们成立“英语角”。每天晚饭后,他精神矍铄地出现在学校教学楼西侧,用英语与同学们交谈,用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鲍老师还带领大家办起了英语广播。每天晚饭后,师生们在校园散步之际,听着校园广播中传来的纯正、流利的英语,不但是一种收获,也是一种享受。正是在鲍老师的带领下,桓台一中的高考创下了辉煌战绩,先后11次夺得全市英语高分率第一。

1979年,鲍老师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他主动要求延迟退休。他的“余热”一烧又是十年,直到198970周岁时,才走下讲台。然而,鲍老师对英语教学的关注并没有因此止步。他利用校园的橱窗建起了英语壁报栏,把自己订阅的英文版《中国日报》张贴在上面,每周二、五更换一次。为了便于学生阅读,鲍老师在重要新闻标题和新闻图片下,给那些难懂的单词加注中文。学生对此事非常感兴趣,一到下课时间,就围拢来读报。这时候,鲍老师也来到壁报前担任解说员,不厌其烦地给学生们讲解难懂之处。这个壁报栏,一直办到2000年桓台一中搬迁新校,长达11年之久。在这11年间,鲍必骥定时更换其中的内容,坚持义务讲解,风雨无阻。

鲍老师退休了,但他对英语组年轻一代的关怀没有“退休”。他用自己的钱购买了大量英语资料,并送给英语老师们。例如:100多本《书虫》系列读物,20本《中学生英语作文评改》,10本《最新汉英特色词汇》,50本《汉英词典》,多年的英文版《中国日报》……2008年奥运会期间,鲍老师把比赛项目、运动员餐厅的菜名都翻译成英文,供年轻人参考。2014年,他把有关圣诞节的习俗写下来,经过四次修改,打印出来,发给看望他的学生。即使到了98岁高龄,他仍念念不忘学校的英语教学。今年5月,鲍老师从《英语学习》第五期上看到一篇文章《“新高考”来袭,你准备好了吗》,觉得会对高三备考有用,嘱咐英语组的苗淑芝老师复印几份,给高三老师做参考。

他的身上极好地体现出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精神,也体现了看重感情、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

鲍老师是一个特别自立自强、特别乐观向上的人。他像屹立在桓台大地上的一棵雪松,无论晴阴寒暑,无论风雨霜雪,都不改其苍翠之色、挺拔之姿。

这种自立自强的精神,体现在生活上,就是事事自理,决不麻烦别人,决不占人家一分钱便宜。

在老校区时,每逢冬天,鲍老师都是自己亲自修理炉具,90岁高龄时还自己踩着凳子安装烟筒。每次弟子们去看他,想给他往楼上多提点煤或倒掉煤灰,他都坚决拒绝。

2005年暑假,学校领导考虑到鲍老师年事已高,孤身一人住在老校,很不放心,让他的几个老学生做工作动员他搬到新校来住。他坚决不同意,说:“学校有那么多重要事情要处理,还惦记着我这个已退休的老人,真过意不去。还有很多年轻教师需要住房,我在这边已有一套房子,还是让年轻教师住得宽敞些吧!”学校领导和他的弟子们迭次登门,连他的亲戚也出面做工作,鲍老师才勉强答应。刚到新校居住不久,他就再三提到交房租、取暖费和水电费;弟子们说“都从你的工资中扣了”,他才放心。

鲍老师常在逢年过节时请他身边的学生们到饭店吃饭,都是他自己掏钱。有一回,学生们偷偷地买了单,鲍老师发现后很不高兴,马上去收银台,把学生们的钱全部退回。

还有一次,鲍老师在新校食堂宴请他的学生们,结束时已是晚上8点多。大家联系了学校的车,要把鲍老师送回住处。鲍老师坚决不坐,非要自己走回去。学生们劝得急了,鲍老师大发雷霆,严厉地批评学生们占学校的便宜,也不许学生们送他。面对这样倔强的老人,大家只好顺从。从吃饭的地方到他的住处有五六里路,鲍老师步履艰难,走走停停,用了一个半小时才回到老校。

鲍老师的自立自强体现在工作上,则是好学不倦。

鲍老师每天都坚持读书、看电视新闻,看《海峡两岸》、《百家讲坛》。他在日记中写道:“老师要修身养性,多阅读。‘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只有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具有志存高远、厚德载物的大气和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雅气。”

他自费订阅了《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国翻译》、《大学英语》、《英语世界》、英文版《中国画报》、《英语学习》、英文版《中国日报》等,期期必看;阅览室里的《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淄博晚报》也是鲍老师经常看的报纸。就连桓台一中校报,他也仔细阅读。他对学校推出的系列改革都很关注。老师们到外地学习归来后,他问长问短。2014年,他还让苗淑芝把老师们去外地参观学习后的总结写出来,给他看看。

一个从圣约翰大学走出来的人,完全有资格把中学英语看成“小菜一碟”,备课想必不用下功夫的。然而,鲍老师总是一丝不苟地备好每一堂课。这种严谨的态度,他不仅年轻时坚持,而且一直保持到老。90多岁时,有一阵子,他主动提出为学生辅导。为了这份义务工,鲍老师居然拿出备课本,用颤抖的手一笔一画地写下辅导内容。

整理鲍老师的遗物时,我们发现了十几册记录日常消费明细的账本,全是用英语记录的。从一个塑料袋到圣约翰大学校友会的会员费,从一袋豆腐干到高达882元的订报刊费用,都一一用英语呈现。油菜、菠菜、煎饼、大白兔奶糖等等,很多词汇,我们借助购物小票和词典才知道表示什么物品。这份账单是鲍老师77岁以后写的,时间长达17年。一位老人,居然持之以恒地保持着对专业的兴趣!我们不难想象,他在工作期间会多么敬业。

2005年,外研版的英语教材出版后,鲍老师从新华书店购买了全套教材。从第一册到第十册,以及配套的教学参考书,他都买回来。研读这些教材成了他晚年生活的一项任务。学生们每次去看他,鲍老师都会和大家讨论教材,询问如何使用教材,对学生的要求达到什么程度等。他还会对教参上的一些教学方法提出质疑,对如何更有效地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有时,为了某个具体的问题,鲍老师和学生们争得面红耳赤。

2012年两会召开期间,媒体上说到一个新词。鲍老师当时觉得那个词不好翻译,就来到阅览室,翻阅英文版《中国日报》。连续几天,这位94岁的老人戴着老花镜或者举着放大镜,仔细地阅读报纸。直到最后找到那个词的翻译,他才松了一口气。

2013年,已是95岁高龄的鲍老师居然买来一本高考模拟题集,认认真真地做起试题来。书的字体很小,年轻人看起来也会很费力。鲍老师只剩下一只眼睛有视力,借助老花镜和放大镜看书,其中的艰辛程度绝非常人能想象的。他像个马上就要赶考的高三学生一样,细细地读,审慎地思考,工工整整地写出答案,再一一核对,用红笔画出答错的题,并注出正确答案……

“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这句话正是鲍老师好学不倦的真实写照。

鲍老师在80岁以后,病魔缠身。他先后七次住进医院,左眼摘除,口腔癌变,多次骨折,心脏功能衰弱……对一个八九十岁高龄的老人来说,每一次打击都是致命的。然而,鲍必骥老师顽强战斗,一次次打败病魔。

每当想起鲍老师眼睛摘除的情形,他的学生侯武周就心疼得直叹气。那是20076月,鲍老师在开储藏室门锁时不小心跌倒了。不幸的是,一棵树的干枝扎进了他的左眼。那天下着小雨,鲍老师自己捂着受伤的眼睛,步行去了县医院。到县医院时,微黄的液体从指缝间流出。医生检查后发现那只眼睛已经保不住,须马上做摘除手术,另一只眼睛也需要做白内障手术。当他的学生们闻讯赶来时,鲍老师说:“学校事情那么多,你们有当班主任的,有当教研组长的,不能耽误了学校工作。”经过手术,鲍老师的左眼球被摘除了。对于一个一向注重仪表的人来说,这样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然而,鲍老师没有丝毫抱怨,而是表现得坦然又乐观。

2013年,鲍老师被诊断为口腔癌。他的嘴角和舌头烂得裂开了口子,进食很困难,只能喝点流质的食物,有几天疼得根本不能进食。鲍老师以超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与医生配合,坚持做完放疗,达到了治疗目标,并完全恢复了健康。

最后两次骨折,也令鲍老师经受了很大的痛苦。特别是2015929这一次胯骨骨折,需要手术用钢钉固定治疗。得知病情和治疗方案后,97岁的鲍老师欣然接受。他保持一个姿势躺在病床上,安静地忍受着疼痛,尽最大可能避免麻烦别人。

事实上,人生在世,谁也会遇上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困难。鲍老师不是神仙,即使不愿意麻烦别人,也有依靠他人帮助的时候。如何对待他人的帮助,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

鲍必骥老师终生未婚,无儿无女,亲戚都不在身边,在98岁高龄时驾鹤西归,他的大半生都是在桓台度过的。厚道淳朴的桓台人对鲍老师充满敬仰、爱戴之情,历任学校领导都强调要照顾好鲍老师。他在桓台一中工作的几个老学生,如陈冰霞、苗淑芝、侯武周、张晴等人,更是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悉心照顾鲍老师。对于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哪怕只是一句话、一个眼神的关心,哪怕只是举手之劳、微不足道的帮助,鲍老师也总是心存感激,念念不忘,想方设法答谢大家。热心的邻居或学生为他提点煤,修个开关,鲍老师总在事后买上礼物登门答谢。有人来家里看望他,鲍老师都热情接待;临别之际,一定要送出门来。逢年过节,鲍老师总会邀请苗淑芝等老学生一起聚餐,向这些关心自己的老学生表达发自肺腑的感激。鲍老师晚年多次住院治疗。从医院出来后,他必定要用不同的形式答谢曾经帮助过他的同事和朋友,有时请大家吃饭,有时给大家送去礼物。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仍然如此。2014年,实验学校五年级小记者团的学生来看望他。他非常高兴,给小朋友们分发巧克力,仔细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他们合影留念。后来,他又亲自到书店买了图书,送给每个学生。2015年重阳节,东城居委会的同志来看望慰问他。那时,鲍老师已因病卧床,自己不能出门,就让保姆到超市买了茶叶,给东城居委会送去。

在整理鲍老师的遗物时,人们发现了他精心准备的十几个红包,有的里面放了100元,有的放了200元,还有2000元分别装在两只袜子中。这是他为中学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准备的圣诞礼物。他仿佛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所以早早地准备了这些礼物。可是,他还没来得及送出,就撒手而去,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他心里常存感激,对社会充满爱,总是笑对磨难,从不怨天尤人。鲍老师不但是一位正直的老人,也是一位可亲可爱的老人。

 

他过着极其俭朴的生活,居所用具至简至陋,却焕发出璀璨美丽的精神之光

鲍老师的衣食住行非常俭朴,超出了普通人的想象。

他给人们的印象一直是这样的:身穿干净整洁的中式对襟上衣或者中山装。由于时间长久,穿了又洗,洗了又穿,衣服由深蓝色褪成了蓝白色。有的衬衣,领子和袖口缝了一层又一层的补丁。

在吃饭方面,他一日三餐主要吃馒头和青菜,剩饭剩菜绝不扔掉。他把剩菜放在小桌上,用纸盖好,留着下次加热后再吃,一点也不浪费。吃饭用的筷子多年不换,由于长期磨损,顶端变得又细又尖,他也不舍得丢弃。

鲍老师在老校区住的时候,房子里还没有集体供暖,取暖依靠的是用了几十年的一个花盆炉子。烟囱也是用了一年又一年。

鲍老师几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他的电视机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产品——淄博生产的第一代“金星牌”电视机。由于看的年数多了,图像模糊不清,大家多次劝他换一台新的,他都拒绝了。

如果你不了解鲍老师,看他对自己如此吝啬、如此苛刻,肯定会以为他是葛朗台那样的守财奴,是阿巴贡那样的悭吝鬼。然而,当你走近他以后,你就会发现你错了。他的吝啬只针对自己;对于别人,他是多么慷慨大方!

早在鲍老师未退休前,他就特别关心那些家境贫寒的学生,经常给他们买纸笔、送书籍、赠饭票。至今,许多老学生还记得在鲍老师家吃红烧肉的事。

退休后,鲍老师更是把帮助别人当成他晚年的主要事业。他无数次给灾区捐款,无数次救助家庭困难的孩子。90岁后,鲍老师获得每年600元的老年补贴。这笔钱,他连看都不看,直接委托东城居委会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的特困学生,从小学二年级一直资助到现在。在新校居住期间,他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和身体不适,积极要求给学生辅导英语,但分文不收。

然而,鲍老师不满足于只做这样的“小事”。2010 11月,鲍老师与几个学生协商后,决定将自己的工资积蓄11万元作为本金,成立以自己的两位母亲姓氏命名的“黄高助学基金”。2015年,他再次添加10万元。2016年工资调整,有关部门给鲍老师补发了部分工资,他立即向“基金”追加10万元。一位90多岁的老教师,倾其一辈子的积蓄,用来资助家庭贫困的学生,是何等的义举?可是,鲍老师却惴惴不安地说:“钱太少啦!”

今年7月,病重的鲍老师又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说:“我现在还没有死;要是我死了,你们就把房子卖了,把钱交给我的四个学生:陈冰霞、苗淑芝、张晴、侯武周。把钱放到‘黄高助学基金’,当成助学金。”在公证处工作人员的公证下,鲍老师在遗嘱和委托合同上颤颤巍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就是尽可能地多帮助一些贫困学生。

“钱很少,才几万块钱。放到助学基金里,帮助几个家庭困难的学生。”鲍老师用尽全身力气重复着这句话。

也许有人以为鲍老师每月的退休金该超过1万元吧?我们不妨告诉大家几个数字:1998年,他老人家的月收入是600元左右,2004年,月收入涨到了1500多元;到了去世前一年,他的月收入也只有5000元左右。以这样的收入,在一次次捐助之余,能拿出31万元是多么不容易!毫无疑问,这是他毕生的积蓄啊!中国虽大,有此义举者能有多少人呢?

在鲍老师精神的感召下,他的学生,荣宝斋总经理沈永杰向鲍老师创立的助学基金注入10万元,桓台一中前任校长何向东注入5万元。

截至目前,助学金已发放6次,共计82400元,78人次受到该项基金的资助。其中25名受助学生考入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和山东大学等重点大学。

鲍老师的义举渐渐为人所知。有些媒体记者来采访他,鲍老师都婉言谢绝。他的一举一动,都追随着自己那颗善良之心。世俗的名利,在他眼里轻淡得如同天际的一缕浮云。

有很多机会,鲍老师可以选择离开桓台,追求更高的人生平台。可是,他最终作出了迥异常人的抉择。

刚下放时,鲍老师的一位老师在曲阜师范学院任教,听到鲍老师在一所中学教书,怕荒废了他的才学,便力邀他到大学就职。鲍必骥老师谢绝了恩师的好意,说:“中学也很好!”

改革开放之初,国家整顿法治,政法干部奇缺,要求所有当年下放的政法干部回京归队。那时,调令已到教育局。但鲍老师舍不得自己刚刚建起的外语小组,他想到的是“我一走,人就散了,我得教好他们”。

1982年,他的外甥替他在上海找了一份工作,那个单位要求他813日报到,手续可以补办。那时,鲍老师正辅导毕业班。他担心自己的离开会影响学生们的一生。经过再三权衡,他又一次放弃了进大城市的机会。

就这样,鲍必骥老师与世俗的荣华富贵越来越远,与他那至真至爱的理想越走越近。最终,世上少了一个追名逐利的平庸之人,桓台大地上却站起了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敬爱的鲍必骥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作出了经典的注释,并添加了新时代的意蕴。

鲍老师是平凡的。他自1961年来桓台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执教三十载,到七十周岁,才放下教鞭。其身份始终是一名普通教师。鲍老师又是不平凡的。他对事业高涨而恒久的热情,他对学子们深厚而广博的爱心,他倾其毕生积蓄助教的大功大德,都使他超凡脱俗,成为教师的楷模。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鲍老师积极向上、笑对风雨的人生态度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必将感召一代又一代的桓台一中人,也必将激励每一个知道他的事迹的人。

20161118,鲍老师遗体告别仪式在县殡仪馆举行。那么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给这位一辈子无儿无女、无权无势的老人送行,由衷地表达自己的哀痛和敬仰。随后,鲍老师的骨灰撒入黄河,随着滚滚的黄河水流向远方。敬爱的鲍老师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他那高大的身影永远屹立在人们心中。

(本版照片由桓台一中提供)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