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精准发力,实现农村学校教师班车全覆盖 胶州农村教师班车“校校通”让农村教育驶上幸福路 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坐上通往幸福教育路的教师班车 班车上的老师们 为农村教师开通班车是一种为民情怀 开通班车让农村教师更有精气神了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记者评论】

为农村教师开通班车是一种为民情怀

□ 本报记者 刘学升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农村教育关键是解决“人”的问题,目标是让农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教育优先发展从口号变为现实,特别是在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颁发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教惠民政策相继出台,因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教育差距日益缩小。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政策实施、农村教师津贴发放、评优选先倾斜、职称优先评聘等措施的落实,在相当一些地方,农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不再是矛盾的焦点,但“干在农村,住在城市,交通不便,负担加重”却成为影响大部分农村教师工作情绪的新问题、新常态。

为农村教师开通班车是一种为民情怀。

面对新问题、新常态,如何主动作为,为广大农村教师解难题、办实事?胶州市给出了一份独具特色又实效满满的答案——为全市农村教师开通班车。行在路,责在心,为农村教师开通班车外在体现的是当地党委、政府的一种重教惠民的人文关怀,内在反映的是一种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坚持的是党的群众路线,解决的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面对“干在农村,住在城市”这种农村教师新常态,堵不如疏,开通班车解除的是农村教师“风里来,雨里去”的奔波之苦,激起的是农村教师被重视、被尊重的幸福涟漪,换来的是农村教师扎根农村、潜心育人的无悔选择。

让教师班车驶进农村教师的心坎里。

扎根农村、献身教育的荣誉感,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必须从保障职业待遇、促进事业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综合考虑农村教师的实际需求。忽视教师的实际生存状态来谈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就会脱离实际。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是国家《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八大政策亮点之一,较好地保障农村教师合理待遇成为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进一步提振农村教师精气神,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理念,从教师职业角度思考,大力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调动农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让农村教师的收入高得令人眼红、让人嫉妒还不现实,但“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要我们设身处地、持之以恒地为广大农村教师办实事、谋好事,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不断满足他们的合理发展诉求,拓宽补充渠道让农村教师下得去,发放政策“红包”让乡村教师留得住,助力专业成长,让乡村教师教得好,“开通农村教师班车”这星星之火就一定能“撩”起广大农村教师甘于奉献、建功立业的精气神!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