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基础教育 假期的意义在于弥补校园生活的不足 历史教学应与现实生活对接 语文教学是一种“慢”的艺术 “我动手、我快乐” 优化教学流程 打造高效课堂 “长文短教”构建高效课堂 让品德课程和生活有效接轨

第5版:基础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基础教育
05
【基教论坛】

假期的意义在于弥补校园生活的不足

□ 阚兆成

上学期间,学生在统一要求下学习,外部环境差别不大。假期里,一人一个小天地,一人一种学习生活方式,家庭环境的差距较大。然而,从小学到高中24个假期,36个月,整整3年的时间,这些时间利用得好孬所产生的差异是巨大的。

“生活即教育”、“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等理念已被大家接受并逐渐成为共识,但在目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无论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学”而轻视“习”。我国学校教育不注重实践是长期的积弊,所谓的联系实际也有很大的形式主义的成分。譬如,在黑板上做实验,一个年级几百人或一所学校几千人去参观工厂、农村,这种大呼隆式的联系实际就是走马观花,什么实际也联系不到。

多年来,我国教育备受诟病。其症状是高分低能,病因在功利的教育体制中,病根却是教学存在“显性知识有余、隐性知识不足”的重大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传授有余、实践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如事实、原理、概念、理论体系等。隐性知识是难以用语言、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方式表示出来的知识,如经验、技术、技巧、能力等,其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理解力。显性知识构成了人们在认知特质上的共性,隐性知识构成了人们在认知特质上的个性。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被动灌输、主动参与等形式获得,隐性知识只能通过切身体验而获得。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隐性知识的作用远远大于显性知识。然而,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隐性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显性知识的高积累。

在学校里,由于受许多客观因素制约,实践性教学开展得很不充分,因此,在假期里就应当好好补上学校教育缺失的内容。假期的主要任务不应放在“学”上,而应放在“习”上。家长要帮助孩子设计一个以“习”为主的假期计划,让孩子寄情于山水,促进人的自然化;打零工、做家务,促进人的社会化;走亲访友,促进人的人伦化;到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去参观,促进人的知识化。给孩子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假期,构建假期生活的另一番生命样态,让假期的意义和价值倍增,使孩子真正过一个愉快而有收获的假期。

(作者单位:泰安市教育局)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