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体联合 优势共享
高密市学校体育迸发新活力
本报讯(记者 孙世杰 通讯员 刘君 谭炳辉)近日,高密市委、市政府发文,为市教育局、体育局记集体三等功,表彰两部门深化“放管服”职能改革,为体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去年,在山东省和潍坊市举办的锦标赛上,高密市中小学生夺取金牌330多枚,橄榄球、击剑、柔道等高端项目列潍坊市第一名。银鹰文昌中学代表队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夺得亚军。高密向潍坊市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56名,向省和国家队输送运动员4名。
“全市中小学的体育水平整体跃上新台阶,呈现出活力迸发、特色纷呈的新局面。”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杜启强说。
体育曾经是高密教育的一块“短板”。师资短缺和落后的教学活动条件,使一些学校特别是农村偏远学校,连基本的体育课都难以保证。
近年来,随着高密市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各学校体育设施和场地建设有了很大改善,体育教师也得到了补充,但仍然存在不足。提升学校体育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担负着体育管理工作的体育局,也面临着困窘。体育局所属的高密体校招生困难,师资资源闲置,人才培养出现“断层”。
针对这些问题,高密市在“放管服”改革中,推倒教育、体育部门之间界墙,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人才共育,特色共建,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
改革后,高密体校不再单独招生,而是把体育竞技项目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阵地转移到中小学,首批在全市选取13所项目学校开展试点。根据教学特长,体校选调13名骨干教练分别到对口项目学校走教任课。采取普及提高兼顾,课内课外结合,教练一体化的办法,在实际教学中选拔、培养体育人才苗子。
“教练员人事关系不变,实行双向管理机制。每周一到体校汇报本周安排,交流项目教学进度、人才选拔等情况,有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协商解决。周二到周五,到学校走教任课。年底,由双方学校分别根据日常教学和比赛成绩共同考核。”高密体校校长张彦告诉记者。
教练员在每所学校选拔不少于20名学生组成项目培训队伍,每天专项训练不少于1.5小时,每周承担体育课不少于3节,下乡交通费与生活费用由体育局给予一定补助。项目学校选配1名教练助理,协助教练选才、组队、训练、比赛和输送工作。
现年47岁的范小龙是一级摔跤教练。他主动请缨,到距县城最远的大牟家小学,担负摔跤项目培训和教学任务。
大牟家小学校长段会林向记者介绍说,学校缺少科班出身的体育教师。范老师来了,不但担任体育课教学,还负责培训兼职体育教师,真是雪中送炭,解了学校燃眉之急。
范小龙没有把自己当“外人”,扑下身子和老师们一起研究教学。暑假的时候,别的老师都休假了,范小龙却组织开展了摔跤培训。
炎热的夏天当地气温常常达到39摄氏度,范小龙和学生们挥汗坚持训练不停。“夏季训练非常苦累,但是家长们支持,孩子们都愿意参加训练。”范小龙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牟家小学的学生代表高密市参加潍坊市第19届运动会,勇夺5金、4银、6铜,获团体第一名。去年,该校选手在潍坊市柔道锦标赛中夺取金牌20多枚,男女代表队双夺冠军;手球比赛也夺取了第一名。一所农村小学,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令人瞩目。
在另一所农村学校周戈庄小学,高密体校教练曹金元指导开展击剑和橄榄球项目教学。该校多次参加潍坊市锦标赛,蝉联冠军。在全市体育工作会议上,市长专门点名表扬了这所学校,称赞该校是“全市体育工作的标杆”。
记者了解到,为了支持学校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体育人才,高密市体育局在资金、资源、设施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
“我们为每所学校配备体育器材,拨付专项培训经费,承担运动员参赛相关费用。另外设立嘉奖制度,对获得市级以上比赛第一名的学校,按照比赛级别进行奖励。”该市体育局局长高中杰告诉记者。
以周戈庄小学为例,体育局为其配备佩剑、花剑、重剑65把,配套击剑服和橄榄球等其他器材。两年间,该局先后为20多所学校配备健身和体育器材300多件。给人、给钱、给物,极大调动了学校和师生的积极性,促进了体育竞技项目落地开花。
在体校的支持帮助下,各学校纷纷开发体育课程,组建学生体育社团,开展体育文化节、校园吉尼斯、民间游戏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一批特色学校涌现出来,像恒涛双语学校的排球、姚哥庄小学的民间传统游戏、康成小学的象棋、夏庄小学的九五拳、北关小学的足球等,都成为办学新亮点。校园体育活跃了,锻炼舞台宽了,各校特长生明显多起来。
“近年来,我们输送了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有在喀山游泳世锦赛上获得跳水冠军的台晓虎,还有参加里约奥运会夺冠的中国女排队员杨方旭等。下一步,我们将出台新的支持政策,深化体育管理机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联赛机制,培育更多更好的人才,努力打造体育强市。”高密市副市长魏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