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教育博览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淄博一中校园一角 浙江温州:将校园图书馆建在“云端” 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近五成 加拿大高中“不关心”学生考不考大学 北京职教试点“隐性能力”培养 合肥蜀山区免费发放预防近视作业簿 二孩时代,“弹性离校”可以有

第6版:教育博览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教育博览
06
【观点透视】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 邓学源 李国兴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为此,高校要准确研判新形势、新问题和新挑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

旗帜与灵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他指出:“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既是对全党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指针。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理论层面,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大力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课程的意识形态属性,自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科研和教学全过程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实践层面,必须坚定教师群体的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必修课和看家本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增强高校师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建立健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机制。各级党委要负起把关定向、统筹指导、建强班子的责任,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

培育与弘扬: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高校必须在教学科研过程中坚持正面灌输和引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同时加强教材建设使用管理和阵地建设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潮提供机会和空间。高校是社会思想的孵化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全面提升高校师生道德素质,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等良好高校校园风尚,才能从源头上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机缘与挑战: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和主导权

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师生思想文化生活的重要场域,成为影响高校师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知识环境和思想舆论环境。我们既要看到互联网的优势所在,并为我所用,也需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给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的冲击,把因势利导掌握网络空间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作为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现网络媒介应用与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的深度耦合,是掌握网络空间话语权的根本路径。要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防止信息垃圾的侵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抢占网络传播阵地的制高点,大力推进校务微博、班级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等建设,传播正能量。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巩固和壮大网络主流思想意识形态,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帮助高校群众增强思想定力、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

立场与归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立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高校师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必须高度关注高校师生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这就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制定了根本要求和行动准则。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在现实层面关注民生,关注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生存发展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情感归属需求,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关注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问题,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诉求,必须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就是要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高校群众心声统一起来;就是要将高校群众的利益和要求上升至讲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的高度,体现到党的主张中来;就是要树立以高校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增强群众的精神力量,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摘自2017213《光明日报》)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