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优秀微课的类型与制作禁忌
微课作为在传统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和教学设计等单一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最近几年在高校、中小学等教育教学领域可谓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同十几年前出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一样,微课也经过了从无到有的初始阶段,进入优化期。目前,各种类型的优秀微课崭露头角,不仅给教育一线教师制作微课提供了极好的借鉴,而且让众多自主学习者越来越强烈地体验到碎片化学习的高效性、便利性和学习的愉悦感。
一、常见的四类优秀微课
(一)追求有故事情节的创意类优秀微课
创意类优秀微课不拘泥于死板的教学形式,追求的是有故事情节的幽默风趣类叙事,或是穿插使用各种夸张、比喻等修饰方式来丰富情节,最终达到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一学就懂”的目的。创意类优秀微课比较适合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带有较强趣味故事情节的知识讲解过程,很容易给他们留下学习的烙印,实际应用效果非常好。
“洋葱数学”系列微课是创意类优秀微课的杰出代表,每小节微课均为5分钟左右的Flash动画。比如,在网易公开课中的60集系列微课《期末来了,你慌个啥》,访问网址为http://open.163.com/special/opencourse/qimolailenihuanggesha.html。它基本囊括了目前初一、初二数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对各知识点进行了详细的拆分和创意讲解,已被许多中学融入日常数学教学过程。
(二)重视动态过程分析的手写类优秀微课
手写类优秀微课是将传统的黑板书写虚拟为电脑屏幕的分步演示,也就是使用绘图板和画图软件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同时,运行Camtasia录屏软件,进行演示过程的录制,后期渲染合成。手写类优秀微课比较适合于高中生或大学生,它重视的是知识点的动态过程分析。比如,某个习题的解题步骤,从题意分析到示意图展示,再到公式的推导与应用,最终求解得出答案。学生在观看过程中的现场感比较强,就像教师在手把手地教一样。教师一边讲解注意事项,一边一笔一画地书写。
“可汗学院”是手写类优秀微课的代表,它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便是在一块触控面板上通过点选各种颜色的彩笔进行边画边录音,最终录屏并生成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上。可汗学院官网(https://www.khanacademy.org/)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英文讲解微课资源,在国内的网易公开课中也有可汗学院的微课板块(包括若干学科的子板块)。以其中的“物理学”为例,目前有近200节已经添加上中英文双字幕的翻译微课,画面简洁、清晰,讲解过程幽默、轻松,高中生可进行在线学习。
(三)以感性认识为本的三维解析类优秀微课
三维解析类优秀微课讲究的是以感性认识为本的“看图说话”。它是通过3DMAX、Maya或Cinema4D之类的三维建模动画制作软件,将较为复杂的讲解目标物体生成为直观、可见的影像。比如,生物学中的DNA分子结构、病毒构造,或是机械制图中的齿轮啮合等。三维解析类优秀微课适合于各个年龄层次的学习者。它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并加以旋转或纵深与平移推拉镜头生成动画,物体的结构生成或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均一览无遗,往往会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将原本复杂的问题演示得透彻、清晰。而且,这种解析类优秀微课中的三维动画在渲染生成时的速度是可以任意调控的。再加上有环境灯光及特殊光束的强调突出,它的展示效果非常好,逼真度极高。
(四)借力于视频特效的合成类优秀微课
合成类优秀微课借助于视频特效软件(比如AE)的图层合成来实现视频渲染。它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类似于Flash二维动画效果的MG(Motion Graphic)特效动画,一般是以简单的示意线条来构图,画面生动简洁、活泼诙谐,节奏感强烈,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另一类是细腻、唯美的科幻特效动画,通常使用动态抠像、镜头追踪、各种粒子特效和灯光材质渲染等较为高级的AE使用技巧,画面令人震撼,往往带有一定的高科技质感氛围,显得非常“高大上”。合成类优秀微课的根本基础是视频特效,观看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适合于初中生及以上年龄层次的学习者。
二、优秀微课的制作禁忌
(一)长度以5~8分钟为宜,忌冗长和沉闷
对于播放长度超过10分钟的微课,不管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都会在潜意识里产生抵触情绪,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使微课失去“微”的意义。优秀微课一定是短小精悍的浓缩品。如果把微课制作成教师在黑板前进行粉笔书写授课过程的录像剪辑,就会让学生很快陷入沉闷的常规课堂式思维。
(二)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准确、严密,忌出现错误和纰漏
一节微课即使制作得再美、再精,如果有知识性的错误出现,那么也是“残品”。知识点的讲解一定要准确、严密,绝不能出现任何错误和纰漏。这是衡量一节优秀微课成功与否的底线。不管微课所录制课件中的错误还是作者的讲解失误,抑或是字幕中出现错别字,关键概念、定理及推论中的标点符号出错,都是不允许的。
(三)知识点的选择要追求“精、巧、小”,忌蜻蜓点水式的讲解
并非一节新授课对应一节微课,优秀微课的选材一定是舍大而求小的,宜深而不宜宽。它所针对的也许是一个小知识点,也许是几个相关度极高的同类知识点。对于某一章节的多个知识点内容,教师完全可以将它们拆解开,然后制作成多节微课(哪怕每一节微课只有短短的三四分钟),最终组成“微课系列”。这样做,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四)多尝试使用新软件、新技术,忌完全依赖PPT
目前,有很多微课完全等同于将PPT课件演示讲解过程录屏,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感官上的审美疲劳。除了将PPT课件制作得更为精美之外,大家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悄然流行起来的新软件、新技术,把之前的课件内容改造得更大气、上档次。比如,使用Prezi(或Focusky等)软件来制作“总——分——总”结构的演示课件,知识点的层次分布清晰,展示效果规范。又如,使用NovaMind、MindManager之类的思维导图生成软件,将微课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解剖,画出平行知识点和下级分支知识点,也会产生与Prezi相似的清晰知识层次演示过程。再如,运用不断出现的较为新奇的流行技术,像VideoScribe、Easy Sketch Pro等,为微课“添彩”,效果都远远胜于完全依赖PPT课件演示。
(五)注重各制作环节中的细节问题,忌杂乱无章
在正式录制微课之前,一定要将制作脚本规划好,不能仅仅列个简单的提纲,而应该细化制作流程,将每一个功能模块都标注设计好。当然,在正式的制作过程中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动。另外,与微课无关的信息绝对不能出现。以使用Camtasia录制PPT课件为例,最开始课件的打开、运行以及最终结束的黑屏都不应该出现在微课中,这些“边角”过程都要在Camtasia中“掐掉”(画面可以精确到帧)。同时,微课的制作确实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很多相关软件分工协作、各取所长。例如,前期素材准备和加工时一般使用PS或“美图秀秀”来处理图片,视频特效制作使用AE,音频处理使用Audition或GoldWave,后期的剪辑渲染使用Edius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