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滨海区精准施策提升教育优质度
本报讯(通讯员 马丛荣)教育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后代子孙。近年来,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把教育当作最大的民生,努力提升教育的优质度。
实行15年免费教育。从2014年1月1日起,潍坊滨海区实行15年免费教育。滨海本地户籍生、在滨海有住房或父母一方在滨海有稳定工作的非户籍生均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区财政承担相关费用。高中阶段择校生参照统招生标准享受财政补助,差额部分由学生自行承担。2014年以来,该区共增加教育投入3000余万元,惠及1.8万名学生。
高位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近年来,滨海区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持之以恒抓好“设施”、“教师”、“招生”三个关键因素,高位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消除大班额,完成“全面改薄”,为基础教育内涵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07年以来,滨海区坚持教育优先投入,学校超前规划建设,9年投入14多亿元,规划并新建了一批公办学校,撤并了一批规模小、条件差、位置不合理学校,改扩建了一批办学条件薄弱的学校,基本实现了区域内教育设施的高位均衡配置。
优化师资配置是提升教育资源的基础。近几年,滨海区通过选择性招聘、转岗培训、在岗培训等方法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探索建立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学校按岗聘人、教师有序流动的用人新机制,实施“区管校聘”、分层竞聘、绩效激励,同时畅通退出机制,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滨海区严格执行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的制度。全区以招生学籍注册为控制手段,严格控制学校起始年级班额,于2015年全面消除超班额现象。自2014年开始,滨海区开始在部分学校实施小班化试点,试点公办学校班额控制在40人,试点民办学校班额控制在30人,有条件的可执行25人的标准。
实行特殊教育科学化配置。特殊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滨海区积极争取各方面专业力量支持,稳步提升全区特殊教育科学化水平。建立医疗机构和康复机构的专业支持常态机制,确定服务残疾学生的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以及专业人员名单,明确服务内容、职责及频率,把残疾学生康教工作变为教育、医疗部门的共同职责,形成教育部门主导,学校、医院、康复机构以及专兼职教师、专家、医生共同参与的医教、康教工作机制。该区按照“有随班就读学生,就要建设康教场所”的原则,通过财政为主、学校补充的方式,实现了康教场所建设的全覆盖。
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免费入医保。从2009年开始,该区决定,中小学幼儿园学生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由区财政统一缴费。区财政每年为全区近两万名学子缴费240多万元。这项工作已成为滨海区一项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实行免费公交。滨海区自2014年1月1日实施免费公交政策以来,公交线网发展迅速,配套设施逐步升级。免费公交为滨海师生上班、上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滨海区共有纯电动公交车65辆,公交线路14条,基本实现主要学校和居民区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