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跑”出大精彩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海小学特色长跑文化建设纪实
这所农村学校,在全区规模最小、人数最少、位置最偏、专业师资最匮乏,却培育出了名扬全市的“长跑文化”,从中走出了15个全区长跑冠军,谱写了长跑育人的动人篇章。这就是屡创佳绩、闻名遐迩的“长跑校园”——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海小学。
说起西海小学的“长跑故事”,有一位师生公认的“金牌教练”功不可没。他就是学校的“长跑总教头”、体育教师刘洋。
“自2008年10月来到西海小学任教起,我就立下了一个目标。”说起带领全校师生长跑的事,刘洋的话里总是透着浓浓的激情,“我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改变命运,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9年的长跑征程上,刘洋原本有多次机会进城任教,他却始终坚守在西海小学,执着耕耘他的长跑事业。尽管家离学校有30里的路程,多年来刘洋却始终雷打不动,坚持每天早上6:30到校,和学生们一起长跑。就连孩子出生、媳妇坐月子期间,也从没耽误过学生们训练。“他是一个称职的好老师,更是我们信得过的大哥哥!”全校的学生都成了刘洋忠实的“粉丝”。
学校没有塑胶跑道怎么办?刘洋因陋就简,把学校边的土路当作训练场。没有专业的训练器械,他就拿木棍当接力棒,拿矿泉水瓶当跑道上的坐标。9年如一日的坚守,这位钟情长跑的“金牌教练”,带领一群连运动鞋和运动服都凑不齐整的“农村娃”,打破了全区的一项项纪录,赢得了家长、师生的一片赞誉。
如果说长跑为西海小学的师生注入了创新的活力,那么,“长跑文化”的锻造则为学校的发展反哺了思想营养。
9年来,西海小学在全面推进长跑运动、深入抓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始终注重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作为不懈追求。他们以现代健康理念作为切入点,认真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积极盘活体育大课间活动载体,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着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推进了校园体育文化的蓬勃兴起。
针对长跑运动耗费时间较长、过程相对单调枯燥的实际,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学校明确了“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长跑主题,叫响了“每天运动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运动口号,发起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学校有比赛”的响亮倡议。经过长期的探索,该校逐渐形成了以长跑为核心,以足球、传统游戏为支撑的“阳光体育”文化,不仅唤醒了师生的活动意识,而且为素质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长跑可是我们学校的特色招牌呢!”长期在西海小学任教的王绍亭老师,对此有着深刻的体验。9年来,学校着力营造长跑文化氛围,使长跑运动经久不衰。如今,“长跑文化节”、“学生长跑联赛”等一系列趣味性强的活动,更引发了师生、家长的广泛参与。学校还特别出台了长跑“考级”制度,开发了长跑课程,编写了《长跑教学纲要》,成立了长跑社团,在每个班都组建了班级长跑队,形成了“靠社团培养人才、靠比赛锻炼人才”的浓厚氛围,走出了“长跑课学习长跑—参加班级长跑队—参加学校比赛—加入学校长跑社团—参加区级比赛”的兴校新路子。
走进荣誉室,全区中小学生越野赛的冠军奖杯熠熠生辉。校长张立国动情地说:“9年来,学校始终坚持‘长跑兴校’理念,引领学生跑出了好身体、好成绩、好素质!”在长跑精神的影响下,该校一批批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后,在学习习惯、道德品质、体育运动等方面表现突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节节攀升,两项课题顺利结题;学校被评为滨州市新教育实验学校,连续两年荣获“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推广示范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