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新闻 滕州市“定制公交”截住“黑校车” 图片新闻 招远市:“春蕾行动”引导学生热爱劳动 为幼儿园值夜班的村支书 简 讯 名校带动城乡联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饭菜制作过程“现场直播” 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优质教育

第2版:新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新闻
02

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优质教育

——临沂红旗小学办学纪实

□ 本报记者 胡怀旭

在临沂市城区西郊,一所主要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学校——临沂红旗小学近年来办得红红火火,学生逐年增多。这所小学办学7年来,不仅没有拒绝一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还积极实施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性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分组合作让学习更轻松

校长蒋守运向记者介绍,学校成立于20108月,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流动性强,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20126月,学校本着新课标提出的“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提出并开始实施“分组管理、合作学习、激扬生命”的教育教学策略,积极实施以“课前研究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班级集体汇报——拓展巩固延伸”为主要流程的课堂教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201410月,兰山区教学改革现场会力推“红旗经验”。

“我们的课堂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做法有着惊人的相似。”红旗小学教科室主任张美菊认为,课堂教学的起点在学生的“先学”上,学生学了,才能发现学习中的难点和疑点,也才能形成教师指导上的重点和难点。有专家这么评价红旗小学的教育教学策略:其从生命的本质入手,遵循学生学习的发展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及学习方式,达到了“激扬生命”的教育愿景。

谈及分组合作课改,贾继玲老师感言:“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能把学生引领到‘水草丰美’的地方,体验‘牧者’的轻松,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学生武佳彤开心地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全班交流中,我越来越坚信,再可怕的拦路虎也将被我们打倒!”

“据我所知,现在部分学生从小养成了以自我为主的习惯。通过分组管理、合作学习,红旗小学的学生学会了如何与人更好地相处,同时加强了集体观念,增强了团结协作能力,为以后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基础。”兰山区教体局局长刘维军到校调研后也对红旗小学的做法给予肯定。

“一卡通”让评价更生动

“雏鹰争章”不是新事物,但红旗小学玩出了“新花样”。针对在校学生急剧增多、学校管理难度加大的实际,学校突破传统观念,创新 “雏鹰争章”活动开展,实现了学生管理、班级管理、德育管理“一卡通”。

“‘雏鹰争章’活动只有与学校文化建设大环境相结合,与学校实际相结合,才能更有意义,深植学生心中。”学校政务处主任张庆荣认为。他介绍,学校的争章活动紧紧依托有效的获章途径,注重做好相关结合文章。比如,学校每学年开展 “争章伴我成长”读书节、“争章缤纷展风采”文化艺术节、“我运动我争章”体育节、“争做校园绿色小卫士”四大活动,定期评选出表现突出的学生,颁发证书和奖章。再如,将活动与节假日主题教育相结合,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从而将“雏鹰争章”延伸到学校的每个角落。此外,学校还利用“雏鹰争章”引领“新课堂”评价,课上根据学生个人学习效果及行为表现及时发放奖章。增设了快乐时光卡,学生凭借本卡,可免写本学科当天的家庭巩固性作业。实施小组捆绑评价机制,教师课上根据各组学生学习效果及行为表现及时给该组记录得分。课堂结束,根据各组得分情况,选一至两个得分最高小组,每名组员发放一枚奖章。为调动学生争章的积极性,学校还购买学生喜欢的学习用品作为奖品。每月,学生可根据获得的奖章数量兑换不同的奖品。

特色教学让学生乐起来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都是些穷孩子,我们有责任让他们感受到现代化气息,接受更好的教育!”这是蒋守运校长常说的一句话。诚如所言,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红旗小学一直在努力。

特色社团课多起来。为让学生全面健康快乐成长,学校针对师资极为紧张的现实,积极拓宽渠道,充分发挥关工委等部门的作用,请有专长的社会人士义务为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培训。学校现有十余个社团常年坚持活动,且取得显著成绩:民乐团选送的节目获省一等奖;话剧团选送的节目获市一等奖,并多次参加公益演出;合唱团选送的节目获区一等奖。

特色家长微课火起来。学校充分发挥家委会职能,举办家庭教育系列讲座、沙龙,切实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鼓励家委会成员参与到学校管理与教学中,参与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此外,充分利用家长的特长优势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一年来,家长进课堂达100余人次,家委会自行组织学生外出实践活动每学期班均一次。学生在家长的微课堂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实现了家校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