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分校模式的背后
□ 王传涛
3月下旬,由河北衡水中学、衡水第一中学、浙江嘉兴港区管委会、广州高新集团创办,位于浙江平湖市的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揭牌,旋即引发争议。有人认为,这是社会和学生的共同选择;有人则认为,这是“浙江素质教育的倒退”。(据澎湃新闻4月10日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衡水第一中学平湖学校创办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衡水的两个学校、嘉兴港区管委会和一家开发企业。显然,一方出教学师资,一方推政策,一方负责开发建设。这种模式在近些年的我国并不少见。这代表了一种办学的趋势,即地方政府、企业与名校共同创办,提高升学率,打造教育的亮点工程。同时,开发区管委会通过打造升学率高的名校,还能够制造学区房,从而进一步提升周边的地价与房价。
衡水在浙江开分校,看似简单的教育事件,但背后很可能仍然是绕不开的“政绩工程”与“土地财政”。对于更加专业化、职能化的上级教育部门而言,这些东西可谓“青春不解风情”。因此,从本质上讲,这场争论远远不是我们想的那样简单。它反映了不同级别的政府部门之间对于工作以及政绩理解的偏差,是一种来自于权力内部的价值分裂。
这些都与民办教育市场本身没有关系,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争也没关系,与家长和学生喜欢不喜欢衡水模式更没有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北京市教委已经明令禁止房地产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模式。这会让公益的归公益,让商业的归商业,从而让教育更加纯洁而简单。
录入:超级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