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行大地谱华章
——纪念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奠基人余松烈院士
余松烈先生,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于2016年4月20日在泰安逝世,享年96岁。
余松烈先生一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献身科学、勇于创新,他的逝世是中国科技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值此余松烈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谨以此文表达崇敬之意,寄托缅怀之情。
曾经,美国前国务卿艾奇逊在新中国成立时挑衅说:“由于中国人口过多,没有任何一个政府能够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今,在一批农业科学家的努力下,中国创造了“以占世界不到十分之一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的奇迹。余松烈,就是其中的一员。
余松烈,是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著名小麦栽培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
他研究创立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改变了“大肥、大水、大播量”的常规栽培方法,带动了冬小麦持续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北方人民结束食用粗粮的历史作出了巨大贡献。
他领衔建成山东省属高校第一个博士点、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他从事小麦的教学、科研及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工作60余年,为我国作物栽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他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87年、1992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还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齐鲁时代楷模、山东省科教兴农先进工作者等多项称号。1999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农学奖。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百位为新中国成立、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余松烈一生获奖无数,他却尤为看重滕州市农民为他颁发的一枚金质勋章。
他一生都在和小麦打交道,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教育和科技事业。
初心不忘,倾其一生只为农
余松烈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慈溪县。因抗战爆发,早年求学于南京的余松烈被迫与叔父前往吴兴山村避难。在那段“吃一顿饱饭也是奢望”的岁月里,余松烈亲身体验到旧中国农业生产的艰辛和落后,农民“靠天吃饭”的状态带给他极大的思想冲击。
1938年,余松烈随叔父等人由吴兴辗转到达上海。带着对农学的强烈兴趣,余松烈进入上海南通学院农科读书。大一期间,他晚上坚持到致用大学农学院上课。1940年,余松烈转入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并于1942年6月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余松烈开始致力于农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福建省立农学院、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任助教,在福建省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在上海南通学院农科任讲师。1946年春,他还创办了专门传播农业科技知识的新农出版社。1949年,余松烈辞去新农出版社经理的职务,来到山东大学农学院(今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工作,从此开始了新的征程。
新中国成立后,“解决吃饭问题”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第一要务。当时,全国90%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产量却达不到自给水平。国家迫切需要一批农业科学家站出来,改变农业旧有的生产方式,带领农民科学种田,迅速提高粮食产量。也正是从那时起,余松烈开始将他多年的农学研究应用于生产实践,把“科教兴农”当作一生的责任和使命。
余松烈在山东从事小麦研究的第一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他在山东农学院创建了小麦育种和栽培试验田,从事“小麦周期播种试验”和“分枝小麦栽培技术研究”,1959年培育出小麦新品种“山农1号”、“山农3号”。在此期间,他还多次到农村蹲点,向农民讨经验,研究出“深耘断根增产栽培技术”,使小麦增产10%。
(1966年5月,余松烈(右二)在肥城汶阳镇砖西村麦田里考察。)
1974年春,余松烈带领部分学生到滕县龙阳公社(今滕州市龙阳镇)进行生产实习。6月底,实习结束,余松烈主动要求留在农村继续劳动锻炼。在滕州的5年,他集成创新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带动全县80多万亩小麦全面丰产。
余松烈曾说:“在滕州的5年,是我一生最愉快、最紧张、最兴奋,也是最有收获的时期。”虽然生活艰苦、劳动繁重,但他始终跟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他走遍了滕州的丘陵、涝洼和平原,对全县的小麦情况了如指掌。在农闲时间,他还当为地技术人员讲小麦课,进行技术指导,并且创办了“五七”农大,为当地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在此后的30多年间,余松烈风雨无阻,经常去滕州传播农业技术,指导小麦生产,把良种良法亲自送到农民手中。为此,获得大丰收的农民自发为余松烈颁发“科技兴农,功勋卓著”金质勋章。他成为我国第一个受到农民奖励的农业科学家。
(1996年6月26日,滕州市农民代表全市120万农民向余松烈(左二)授勋,将一枚39.8克的金质“丰收”勋章佩戴在余松烈胸前。)
余松烈长期在农村搞科研,对中国农民的生活、教育、生产有了深入了解。他把农民的生产时刻挂在心上,一心把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传给群众,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每年,他除承担教学任务外,都抽出200多天的时间跑农村,向农民传播农业科技。1978年,余松烈的老伴因病住进医院,孩子们把他从外地叫回来。他只在家住了两天,安排了一下,没等妻子出院就走了。
1979年,余松烈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这一年,山东省5581万亩小麦绝大部分还处在低产阶段。余松烈分析了小麦生产现状,向小麦主产地区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小麦的亩产和总产水平。从1982年到1991年,他几乎跑遍了山东省所有小麦主产县,还到河北、河南、江苏、山西等省进行宣传和示范推广。在这段时间内,他共讲课和进行技术指导200余次。
进入21世纪以来,在田间奔波了60多个春秋的余松烈仍然把服务“三农”当作心灵寄托,相继创造出冬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研制出新的冬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2014年春天,余松烈住进了疗养院,饮食靠鼻饲,行动靠轮椅,时常神志不清。但他一旦清醒了,就吵着要下地看麦子,兴奋得很。因此,女儿余亚勉只好嘱咐前来探望他的学生及朋友尽量少提小麦。
2016年4月20日,余松烈在泰安逝世,享年96岁。据余老的家人讲,在弥留之际,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那片高产试验田。
麦香大地,科教兴农攀高峰
“只有当人民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最终把科学知识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这是余松烈毕生从事农业科研与示范推广的深刻体会,也是指引他从事科研的信念和动力。
早在学生时代,余松烈就格外注重对小麦的科学研究。1942年,他与赵仁镕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小麦收获时期与产量品质及生活力之关系》发表在福建省立农学院主办的《新农季刊》上。新中国成立后,他借助山东小麦主产区的优势,开始了小麦丰产理论研究探索与实践。
1974年至1978年,余松烈在滕州进行了小麦精播高产试验,集成创新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1976年,余松烈在滕州黄庄的试验田里获得亩产638公斤的高产纪录。随之,滕州开展了冬小麦精播高产试验,成为全国小麦高产典型。余松烈在滕州创新的“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也因此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经过近50年的试验探索,余松烈提出了小麦亩产栽培发展的三个阶段理论。同时,他又总结创新了“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解决了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三对主要矛盾,为山东省及黄淮冬麦区小麦持续高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余松烈(右一)在田间指导农业生产。)
1979年至1989年,山东省小麦生产跨上了一个大台阶。在这10年间,余松烈带领全省小麦专家经常到各地调查小麦苗情,在滕州、平原、寿光、诸城等地建立大面积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带动了山东省几千万亩小麦大幅度增产。余松烈还担任了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将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到了河北、河南、江苏、江西等省份。从1974年精播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到1991年,累计在山东省及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推广面积10690.741万亩,增产小麦446414.61万公斤。这项技术对我国冬小麦几十年持续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期间,余松烈还创立了“黄淮海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栽培”理论和技术。由他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山东省黄淮海中低产地区夏秋粮均衡增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土壤培肥、作物营养生理、光合作用与产量生理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在中低产条件下迅速培肥地力及小麦、玉米增产的综合技术与理论,并在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地区的4个县进行大面积生产示范,带动1000万亩粮田增产,累计增产粮食24.5亿公斤。这个项目被国家科技部定为“八五”、“九五”重点推广项目,于1986年、1987年分别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农业部成果鉴定委员会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山东农业大学于1972年开始研究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经过20年努力工作,针对我国冬小麦传统高产栽培技术‘大播量、大群体、大肥、大水’存在的缺点,提出了一整套高产、稳产、低消耗、高效益的栽培技术。该课题对促进我国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对促进我国北方和黄淮小麦主产区的生产发展具有重大实用价值。”同年,“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的理论与实践”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余松烈在80岁高龄之后虽然不再主持科研项目,但是他研究创新小麦精播高产技术的脚步没有停止。他在考察中发现了小麦精播面积减少的原因,就和自己的学生、山东农业大学副教授董庆裕以及相关企业合作,经过5年反复试验和改进,研制出小麦宽幅精播机,总结出小麦宽幅精播高产的理论与技术,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把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推向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新阶段。2006年以来,小麦宽幅精播机在山东、江苏、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多个省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2014年6月18日,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等单位的专家,对招远市辛庄镇马连沟村3.14亩小麦高产示范田进行实打,亩产达到817公斤。余松烈创新的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再次发挥了巨大威力。它不仅刷新了山东省冬小麦亩产纪录,并创下农业部专家实打验收全国冬小麦亩产最高纪录。
余松烈从事农学研究70余年,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农田里做文章,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他在小麦栽培及育种、生物统计与田间实验技术研究中,积累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先后编著了《中国小麦学》、《中国小麦栽培研究新进展》、《山东小麦》、《作物栽培学》等重要学术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小麦高产途径及其理论基础》、《小麦高产途径的商榷》、《小麦亩产1200斤的栽培技术》、《高产小麦穗部性状的研究》等100余篇;根据田间试验方法进行总结,并出版了《生物统计之理论与实际》、《农作物田间试验技术》、《小麦丰产栽培试验田间观察内容及方法举例》等著作10余部。他关于小麦的丰产理论为我国现代小麦栽培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小麦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谈起自己的科研和科技推广工作时,他谦虚地说:“我既无高学历,又未曾出过洋、留过学,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知识分子。我搞的专业——小麦栽培是一门应用科学,不是高新技术学科,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我的成长过程是向实践学习,向农民学习,刻苦、勤奋地学习和工作,不断进行试验探索,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躬耕齐鲁,大爱化作田间行
“我来到山东的时候,就打算在这里扎根了。”余松烈曾说过,新中国成立前夕,和当时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向往解放区的生活,就从上海带着妻子和儿女来到了山东。不过,他的口音一直难改。“我是说着宁波话的山东人。”余松烈逢人就说,“我的书本知识是在上海和福建学的,但实践知识都是在山东学的。没有这些年在山东的经历,我可能也很难有今天的成绩。”
滕州是余松烈最早进行小麦精播试验的地方,他一直把滕州作为科学研究、高产示范、实验教学的基地。同时,他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社员,与村民同吃住、共劳作。后来,余松烈担任了山东农学院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尽管行政事务缠身,还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但仍经常亲赴第一线指导生产。每年,从小麦播种前的准备到生长发育的各个关键时期,余松烈都要到滕州检查指导和讲课。
滕州市原副市长刘希运说道:“余老师是一个工作狂人。1977年秋天,他打电话说星期一来。本来,我想找车到车站去接他。可是,他提前一天来了。他下了火车就徒步向黄庄村赶。他说,秋播是个关键时期,学校的事处理完了,他就提前来了。那时,余老师57岁了,自己背了个包,步行了几十里路。大家都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余松烈手把手教会了滕州人怎样种麦子,怎样整地、施肥、浇水,怎样看天、看地、看苗管理麦田;把滕州的小麦从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让滕州人民由吃粗粮变为吃细粮,由吃细粮变为吃精粮。他解决了滕州人民由饿肚子到吃饱、由吃饱到吃好的问题……正因如此,滕州人称余松烈为“心目中最可爱的人”,完全是发自心底的爱。
“山东省小麦绝大部分还处在低产阶段,小麦生产发展潜力巨大。”1979年,余松烈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之后,决定向小麦主产地区的干部群众宣传、示范、推广已经成熟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地处鲁北地区的平原县,小麦产量一直在亩产150公斤左右徘徊。1982年,从农历正月起到麦收时止,在小麦生长关键时期,余松烈4次到平原县进行麦田考察,给当地农民讲麦田管理课,使全县22万亩小麦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达到294.5公斤,比上年增产118公斤。
1983至1984年,余松烈在平原县与农民合作建立了27.01亩的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示范田平均亩产467.8公斤,较对照田平均每亩增产89.8公斤,增产幅度为23.7%。据不完全统计,从1984年至1987年,山东省各地累计推广冬小麦精播高产示范田672万亩,共计增产小麦3.4亿公斤,节省小麦种子2300万公斤,增加经济效益2亿多元。
1997年12月4日,76岁的余松烈被推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专门致信余松烈教授:“久闻你对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山东更是首当其益,特别是你首创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理论,开辟了小麦高产的新途径,每年增产几十亿公斤,这个贡献了不起。这次当选院士,又为山东人民争了光。山东人民感谢你,山东的农民更热烈地感谢你。”
从1979至2003年,余松烈担任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的时间长达24年。这也是全省小麦生产实现跨越发展的24年。
余松烈晚年又在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创新了小麦宽幅播种技术,并在枣庄、泰安、德州、淄博等市的11个区县首先建立起高产攻关田。
90岁那年,余松烈已经步履蹒跚。不过,当他走到亩产800公斤以上的高产攻关田旁边的时候,立马精神抖擞起来,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神色。从那一年起,这位中国现代小麦栽培学的奠基人把仅存的精力留给了麦田,直到病倒在医院里。
(时年90岁的余松烈在泰安岱岳区马庄大寺村考察小麦高产田。)
2013年3月,山东省农业厅负责同志到泰山疗养院看望余松烈,祝贺他93岁寿辰。余松烈没有把自己的生日当回事,却郑重地提出组织全省力量试验宽幅精播栽培技术、实现小麦亩产800公斤目标的事情。
“他一直很关注小麦的生长情况。他年龄大了以后,我就经常替他到处去看。实现冬小麦亩产800公斤是他的一个目标,这个愿望实现后,他的身体条件不允许他亲自再去田里看看。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他感到很欣慰。”董庆裕回忆说。
以身立教,师爱无疆桃李红
“学生是最值得我自豪和骄傲的。”这是余松烈生前常说的一句话。尽管在小麦栽培增产技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最让余院士引以为豪的还是他的学生。
2011年,在余松烈90岁寿辰之际,来自南京、青岛等全国各地的20多位高徒相约到农大看望恩师。余松烈知道学生们要来,还专门穿上了西服,扎上了红色的领带,亲自到门口迎接。
“在我国农业高校,老师是院士、学生也是院士的现象很少,但是山东农业大学出了您和于振文老师两位研究小麦的‘师生院士’。能成为您的学生,是我们的幸运。”当时,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封超年握着余松烈的手说。
“不止我们两人,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他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李振声也是我的学生!”一谈到学生,余松烈神采奕奕。
(2012年9月,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左)看望老师余松烈。)
余松烈是李振声农学研究的引路人。曾有记者问李振声:“你为何钟情于小麦育种研究?”他回答说:“当年,我考进了山东农学院,系主任是来自原燕京大学的沈寿铨教授。他给我们上小麦育种课,讲得很好,内容是小麦的进化、分类、育种的理论与技术,深入浅出,很有吸引力。余松烈教授讲的遗传课也很生动,让我对这一领域产生了兴趣。”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组长于振文,是余松烈最为得意的学生之一,在学术上也深受余松烈的影响。“我是余松烈老师的学生,我的成绩离不开余老师的教育指导。”提起老师,于振文满脸敬重,“余先生不仅教我基础理论,而且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带动我。”
余松烈在农业教育战线上奋斗了70多年。他曾先后主讲过生物统计学、生物统计与田间试验技术、作物遗传育种学等课程,主编了《作物栽培学》(北方本)、《田间试验方法》、《冬小麦的栽培》等中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发表论文50余篇,为我国作物栽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余松烈(右)和他的学生在麦田里考察。)
余松烈治学严谨。他将自己的治学格言归纳为:“搞科技工作,做学问,要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学习,学以致用,但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况、精神状态。”他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放在治学的第一要素,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实践、锻炼,把自己培养成具有“三良”(“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世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用实践检验自己的理论与认识,用实践、行动来检验自己的为人。在学生培养方面,余松烈一向注意让学生多接触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以提高其钻研能力和指导生产的本领。
作为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松烈不仅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还培养了数以千计的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在滕县期间,余松烈办起了“五七”农大小麦班,学生就是当地的22名“科技队长”。
“农忙时,我们搞生产;农闲的时候,我们就到小麦班上课。”董庆裕回忆道。作为22名“科技队长”中的一员,董庆裕自1974年开始,一直追随余松烈从事小麦研究,最终成为农业研究专家。
提起和老师相处40多年的经历,董庆裕感慨道:“在困难时期,他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拿出钱来补助我们。在外调研,每到吃饭的时候,他总是先掏出钱来,生怕我们犯难。当时,他的工资比我们也多不了几块钱,何况他还有六个儿女要抚养。”
“作为余老师教育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和毕业之后,我不仅从他身上学到了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人做事。他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他的虚心向生产学习、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和毕生服务‘三农’的高尚情怀,让我终身受益!”余松烈的另一名学生感念道。
“苦心钻研六十载,重实践,抓改革,终得麦浪点头,万库盈仓。矢志教学一甲子,轻名利,取丹心,始得桃李成蹊,恩泽千秋。敦本务实孜孜以求,春风化雨诲人不倦,堪称齐鲁时代楷模。”这是余松烈一生情系小麦高产、专注教书育人的真实写照。他把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的热爱化作动力,谱写了一曲大地耕耘者的奉献之歌。
(本版照片由山东农业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