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应当浸润课程改革的全过程
长期以来,学生负担重,生存状态不佳,身体状况堪忧,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众人列举教学内容过多过杂、课外作业太多、分数至上、家教泛滥、家长施压等事实,忧虑、愤怒的情绪溢于言表。
当今的学生的确可怜。大清早,他们弓着身子,背着超重的书包,疾步赶往学校;放学回家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的大部分学生学到深夜,眼睛近视率居高不下。笔者每每目睹和闻听这些现象,不由得感到心酸,种种忧思涌上心头。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初衷本是解放学生,为他们减负,促使他们快乐成长。然而,持续了十几年的课程改革带给他们的仍然是课业负担越来越重,身心健康每况愈下,生存状态堪忧。
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到底是怎么了?学生为什么这么累?他们为什么这么苦?笔者经过长期观察,发现根源有三:
一是把原本人性化的课程改革物化了。许多教师言必称教材、教参、教案、网络、课件。这些物化的东西几乎成了他们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而活生生的学生被忽略了。
二是把原本充满生命气息的成长活动技术化了。许多教师教得更多的是知识、知识点和技艺。这三样东西几乎成了他们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
三是把原本一棵棵各不相同的生命之树当成了一片模糊的森林,施的是同样的肥料,洒的是一样的甘露。更有甚者,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和“考试工具”,也就是把活生生的人工具化了。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读书求知、习得能力、训练思维的复杂过程。学习负担和压力总会有的,并不是学习内容多一些、作业多一点就是负担重,关键是他们学得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内驱力。凡是事业有成的人都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当人们痴迷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时,哪怕是夜以继日,也会“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当今的许多学生之所以学得又苦又累,关键是他们被“三化”了。他们是活生生的人,被物化了,能不累吗?他们本应获得核心素养,却被技术化了,能不累吗?他们本应释放生命能量,彰显自身价值,却被“容器”、“工具”禁锢得释放不出来,能不苦吗?
学校应当是一方教育生态,学生是这方生态中最具活力的生命群体,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追求、有梦想。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归根结底是润泽生命、促进生命成长。课程设置的多样化是为了满足生命个体多样化选择的需要,课堂教学中的多项改革是为了因材施教的需要,教师的“教”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思维活跃、激情燃烧、能量释放。实践证明,学生不当“观众”而当“演员”,不呆坐面壁而置身于真实场景或模拟场景,不被动接受现成答案而经历认知过程、自己发现答案,不死记硬背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不拜倒在所谓的权威脚下而与师长平等对话,就会心灵洞开,心情愉悦,学得“走心”,创意无穷。
一天,我到济南市某小学观摩“走进农贸市场”展示课,大开眼界。教师先布置了研究题目。具体内容如下:蔬菜交易中的教学原理;购物的学问;市场调查。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实地感悟体验,写出研究报告,在展示课上分享研究成果。A组汇报“蔬菜交易中的数学原理”:在计算单价和数量时,对于都是整数的,运用乘法;计算单价和数量时,对于其中一项不是整数或都不是整数的,运用带小数点的乘法;计算购买蔬菜的支出总额时,运用加法;摊主找钱时,运用减法。B组汇报“购物的学问”:一是货比三家;二是根据营养搭配,挑选蔬菜;三是挑选新鲜蔬菜要看颜色是否鲜亮,根部是否腐烂;四是在同类蔬菜中选择价格便宜的;五是验证摊主的收费数额是否准确;六是验证摊主找钱的数额是否准确。C组汇报怎样与摊主讨价还价。学生经历过程、自主探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要比接受或学习知识多出几倍,但由于身临其境、手脑并用、体验感悟、自我发现而变得兴趣盎然、乐此不疲,其学习负担减轻了。
学校应当是学生的乐土,应当把学生紧绷神经的环境变为宽松温馨的环境,把学生的被动认知过程变为经历和享受过程。倘若如此,学生必将释去重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