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关注 让“职教声音”赢得喝彩 青岛:做“职教义工”成为职校生成长必修课 图片新闻 枣庄市峄城职业中专:开放校园尽显职教魅力 充满底气赢得真诚喝彩 汶上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德技兼修,让培训更加“接地气” 德州:让更多贫困学子用技能带动家庭脱贫

第3版:关注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关注
03

汶上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德技兼修,让培训更加“接地气”

□ 本报记者 孔军平 通讯员 陈洪亮 李振岗

“我参加培训班后,当月嫂第一个月就收入3600元。预约的第二份工作每月收入4000元。”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的一位学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育婴班是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办的面点师、电工、学前教育等10多个中、短期社会培训班中的一个。

为给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提供高端就业机会,使他们从粗放型工种向精细型工种转化,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德技兼修,面向市场搭建培育平台,让学校成为家长信赖、学生向往、社会认可的地方。学校被誉为鲁西南职教的耀眼明珠。

学校努力做好社会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在培训专业、时间、地点等方面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灵活安排,分晚间班、周末班和在职职工培训班。

育婴班就是该校与汶上县开发区医院合作开办的。

学校制定了《培训工作方案 》、《岗位职责》、《培训班学员守则》和《培训班考勤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教师和学员的日常行为,使学员德技兼修,为今后的从业上岗奠定了基础。该校社会培训班学员就业率高,学员收入平均比培训前增加20%50%,深受社会欢迎。

学校加强供需对接,围绕市场抓培训,突出培训的实效性。在成功举办了电子商务、电工等短期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要,学校又开设了面点师、汽车维修、服装设计等中、短期培训班,还对青年农民工、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进行创业培训,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近3年来面向社会共培训学员12000余名。

学校利用数字化校园资源,挖掘培训潜能,面向社会开设了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班。去年12月,该校与某幼儿园合办的非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利用幼儿园师资、园舍和教学设施,对从事幼教工作但没接受过专业教育的幼师进行培训,目前,共注册学籍983人,定于今年9月结业。培训班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以面授加网上培训的形式,严格按照教学课程计划,结合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方向,从幼儿教育法律法规、心理学、教育学、卫生保健、安全常识、舞蹈、键盘弹唱、简笔画等方面进行培训,让幼儿教师扎实掌握专业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当记者问起该校校长李同斌学校实训车间的面积时,他诙谐地说:“你是说我校拥有的还是为我所用的?我们学校拥有的虽说不多,但是与我校合作的集团、公司、医院、幼儿园、高校等都是我们的‘分校’。我们的实训车间可大了。他们的资源为我所用,他们的资源就是我校的资源。

得知县里要搞模具创业园区计划时,李校长又在筹划他的模具专业了。下一步,学校将与北京竟安城有限科技公司、中鑫创投有限科技公司、宏诺模具设计有限公司联合开展培训,根据社会需求开设3D打印、工业机器人和模具设计等热门专业,使企业能获得急需人才,让求职者拥有更多的选择。该校的专业设置走在经济产业发展的前面,按需设专业,让学员供不应求,成为“抢手货”、“香饽饽”。

目前,面向社会的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术培训4093人,为企业培训员工1780人,技能鉴定3135人次,学校社会培训服务年收入达150万元。以社会需求为动力,尽可能满足学员多样化选择,千方百计提升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汶上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正在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