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高等教育 “合并本科一、二批次录取”大家谈 本科录取一、二批次合并利于“双一流”建设  别样的毕业纪念 国赛缘何落户山东交通职院 青岛农大学子在世界摄影大赛获奖 女院“静心烹好茶”

第7版:高等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高等教育
07
【高教时评】

本科录取一、二批次合并利于“双一流”建设

□ 张学炬 曹玉芬

今年,山东省将实行本科一批、二批合并录取改革。对此,人们不禁弹冠相庆。本科有类属之别,但绝没有高低之分。人为地划分为不同的批次录取,在特定时期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长远来看,不仅给招生和报名工作带来很大麻烦,而且有违科学之道。不同的院校有不同的底蕴特色、历史传承、发展定位,都应成为特定领域的排头兵,无须人为地分出三六九等。唯有打破身份的标签,才能解放各高校的生产力,激发调动起他们的内生动力,实现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以往本科分批录取,不管高校名头大小,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束缚。名头大可能为“名”所累,以老大哥自居,躺在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忘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名头小的,要么因为“小”而自惭形秽,不思进取,丧失了前进的动力,要么为了求“名”,而贪大求全,失去自己原有的发展特色,以致陷入“特不特、专不专”的尴尬境地,最终会身胖体虚、后继乏力。因此,只有打破名利的枷锁,从各自的起点再出发、再努力,才能走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之路。

本科录取批次的合并,也是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积极回应。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新高考是以专业为核心的录取制度,它强化了专业的地位,迫使高校不得不回归自己擅长的领域,而不是盲目地扩张。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双一流”建设。“双一流”本身的定位就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各高校应把“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作为自己的立校之本、办校之基,利用这个身份转换的契机进行华丽的转身。各高校可以静下心来办学,远离喧嚣和浮躁,踏踏实实地练好“内功”,打好“组合拳”,努力提升办学的整体品质、品位、品格,提高知名度,提升国际形象。这种提升既不是简单地硬件升级,又不是盲目地抢夺“帽子”,更不是对“排行榜”的追逐,而是实施“人才强校”、“人才立校”战略,努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动学校向深度拓展,向广度进军,着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为高校发展提供动力和新的引擎。

摆脱固有的身份标签的束缚后,各高校可以扎扎实实地抓好自己的专业建设。专业设置要瞄准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努力搞好人才培养供给侧的改革,提升办学的定力和自信心,而不能盲目地跟着市场走。这既要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又要瞄准世界一流,做好优势学科的升级转型,还要立足于已有学科的优势,继续做大做强。为此,高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工作,树立机遇意识、危机意识、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法治意识,汇聚多方智慧,在校内形成广泛共识,把握好发展机遇,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本科录取批次合并,有利于“双一流”的横向拓宽、纵向延展。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一流”学科,只有让所有的“一流”学科充分绽放,才能汇集起磅礴的力量,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做好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大文章。这种改革,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关键看如何把握。高校唯有审时度势,锐意变革,该减的工作要减一减,该加的事情必须加一加;只有做好“加减法”,并充分依托信息技术这个“新助手”,才能在“双一流”建设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释放本科录取工作改革带来的红利,让广大师生有更多的获得感。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