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健康生活 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 开空调要知道的小窍门 教你5招,过个没蚊子的夏天 昭君赋 最珍贵的礼物 两个“一万”改变生活 滕州“糊饾”不糊涂 夏天到了 别忘了吃姜

第8版:健康生活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健康生活
08
【特色美食】

滕州“糊饾”不糊涂

□ 张光恒

我的老家在有“三邦五邑”之称的滕州,今天说的便是滕州“糊饾”不糊涂一事。

“糊饾”即饭桌上的寻常稀饭,滕州人说话艮,对稀饭不称呼为稀饭,方言称之为“糊饾”(也有叫汤的)。这两个字说出来尾音重,后顿感强,具备北方话顿挫特点,很有乡土味道。少数文化人叫稀饭,但会让听到的乡人撇嘴笑话说“拽洋腔”。

家乡的糊饾多由棒子(玉米)面、瓜干面或麦面等夹杂小米、大米、绿豆等做成,可谓纯天然绿色食品。旧时贫穷,据说年轻女子到男方家相亲,会掀开米缸看看做糊饾的米、面是否充足,并以此来判定此家家境是否殷实。倘若不充足,这门亲事十有八九会黄。

在所有的糊饾中,绿豆小米糊饾为上品。做时先加清水半锅,烧至大开,然后把淘净的绿豆与小米倒进去,大火再烧开,再加糊饾面,然后文文的小火炖透出香。这香味独特,是十足的醇香,绝没有任何一点添加剂的刺鼻味儿,就是纯纯的庄稼粮食味。夏天来一碗,也极解暑。这样的饭食,多是在割麦砸豆的麦收或秋收时节才能喝到,为的是调调胃口,多吃些饭,长些体力干活,平时是不舍得喝的。平时多喝另一种细面糊饾,即用磨碎的玉米面或麦子面加些泡涨砸扁的豆扁儿,或者其他粮食粒儿熬出来,也清香无比,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食用的主食饭。任何东西久吃久喝,时间长了便会心生倦意,于是有的家庭巧妇便往糊饾里放些青菜叶、碎粉条、盐,做成咸糊饾,喝起来口味一变,令人胃口大开,也很不错。

喝着糊饾,乡亲们就逐渐衍生出了些许“糊饾文化”:说某人做事、说话攥不住重点,眉毛胡子一起抓,是“一锅糊饾捞不着个豆”,细品此话,有“猪咬尿泡空欢喜”的笑点,令人捧腹;而对有本事、能力大的人,称是喝“稠糊饾”的,反之,就是喝“稀糊饾”的,世态观语,惟妙惟肖;而“先喝稀(糊饾),后吃干,一天强一天”、“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前先喝汤,不劳医生开药方”等则是讲粥与健康方面的问题了。看看,滕州“糊饾”真是不糊涂。

作家张抗抗曾说过:“稀粥在中国,犹如长江黄河,源远流长。”的确如此。不管怎样,滕州人都离不开这种被称作“糊饾”的东西,不为别的,就是人们常说的“好”这口,更因为它能滋养滕州人的身体,滋润远离家乡、外出打拼的游子心田。这多多少少也印证了张抗抗“我们喝粥是因为祖先遗传的粥的基因……研究生命科学的学者们便会找到重大突破也说不定”说法的准确性。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