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 过程控制 后期改进
五莲县创新实施教育内审制度显成效
本报讯(记者 何乃华)五莲县把财务监管作为学校廉政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截至目前,该县教育局共完成对48名校长(园长)的任中审计和16名校长(园长)的离任审计,累计审计资金32亿多元,提出整改建议66条,并全部整改完毕。
近年来,五莲县教育局立足保障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工作安全运行,专门成立了审计办公室,制定了《五莲县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程(试行)》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通过建立事前、事中、事后“三位一体”的教育内部审计机制,对各学校校长(园长)开展例行审计或根据工作需要进行专项审计,取得显著成效。
“今天来这里审计是我们的一项例行工作,是给学校把脉会诊,目的是帮助学校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希望大家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每到一所学校审计时,该县教育局审计办主任孙瑛国都会在学校全体班子见面会上作以上开场白。接下来,他们随即展开就地审计,当面让校长(园长)签订《审计承诺书》,并把《审计公示》张贴在学校显要位置,向全校师生公开监督电话和电子邮箱,随时欢迎师生们提供线索、反映情况和进行监督。
按照内部审计工作规程,该县教育局对审计办和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及权限、审计方式和工作程序、审计结果运用和担负的法律责任等进行了严格界定和具体规范。特别是科学设计了审计程序,主要包括提前送达审计通知、组织召开见面会、进行审计公示、签订审计承诺、开展就地审计、实施送达审计、编制审计报告、征求审计意见、反馈审计结果、落实审计整改、组织二次审计(即组织审计问题整改回头看)、建立审计档案等。
“这是严格按照《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的审计规程。”年过半百的资深会计、审计办工作人员何召森介绍说,“尽管内审工作量大,需要逐年逐月逐张审查单据,还要进行财务核算,工作枯燥无味,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筑牢了学校廉政建设的一道防线。”
为确保审计全面到位,该县教育局努力将审计工作前移、范围拉长和深度扩大,做到了“三个改变”:即,变重事后审计为重事前、事中和事后各环节全程审计,形成预防为主、过程控制、后期改进“三位一体”的新型教育审计模式;变离任审计为任中、离任全程审计,确保审计不成“马后炮”;变财务收支审计为对校长任职以来所有年度的政策执行、重大决策、重要事项、敏感问题及廉洁自律情况全面审计,实现了审计内容全覆盖。
审计办工作人员孙玲告诉记者:“审计中,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关注学校的潜在风险和历史遗留问题,并通过发现问题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2015年,他们在审计中发现,一些学校在进行诸如楼顶维修、厕所改建等“零星”工程建设时,因为单体项目工期短、投资数额小而存在不公开招标、无监理的情况。对此,审计办及时向职能科室后勤办提出整改建议。后勤办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全县学校“零星”工程实行统一摇号招标和打包监理的意见,即对所有“零星”工程采取统一摇号招标(先通过招标确定10家有资质的施工企业,然后通过电脑软件从中公开摇号抽取施工企业)和“打包”监理(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一家监理公司,对“零星”工程“打包”监理),确保了工程的建设质量。截至目前,该局共完成36个项目的公开摇号,共委托监理公司对58所学校“零星”工程项目进行了400余次监理。
“我任小学校长已7年,在财务管理上不内行,工作中有不足的地方,其他班子成员又不好意思提醒,所以非常需要审计办的专家给予指正,这样才能避免苗头性问题的发生。”审计办到莲溪学校开展就地审计时,该校校长王斌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