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报数字报纸

山东教育报职业教育 信息化教学激活一池春水 职业教育该怎样“精准扶贫” 如何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 图片新闻 职教路上的爱与责任 济南市已优化成立九个市级职教集团

第5版:职业教育
三十而立    守正创新
职业教育
05

如何上好《职业生涯规划》课

□ 卢立建 房绍伟

《职业生涯规划》是职业教育各专业都要开设的基础性课程,是指导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主干课程。而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特点,有自身的特殊规律。教师要上好一门课,必须抓住课程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如何把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特点和规律,上好这门重要课程呢?现在,笔者结合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确立规划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一年级的第一课。对刚入学的大学生而言,这门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课程实施中,教学主体当然仍是教师与学生,是教师在帮助指导学生去规划职业,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分步实施。教学活动的本质是预测与决策,即帮助站在过去和未来交汇点上的学生作出选择。正如现实的决策有优劣之分一样,职业生涯规划也有优劣之别。

一般认为,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明确、任务得当、决策科学”,或者是“兴趣、能力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但对职业规划的认知而言,这些似乎仍显空泛,需要进一步细化。学者钮先钟在《战略研究》一书中提出的“总体”、“行动”、“前瞻”、“务实”四大观念,虽然讨论的对象是组织体,但对个体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极具借鉴意义:一个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体现这些思想,也只有体现这些思想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是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选择和发展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应变性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显著特征。上述四大观念中,“前瞻”观念尤其关乎能否有效应变。要使职业生涯规划具有前瞻性,需要认知工作世界的现实,在一定意义上也包括预判外部环境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由于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不确定性,正如树有分叉一样,在规划中设置2-3个目标是可行的;在每个目标下,再制定相应的达成路径,便于灵活调整。

二、注重实践操作

从整体看,职业生涯规划是思想、计划、行动的“三位一体”。其中,“思想”,即关于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的理论以及对自身和外部社会的认识;“计划”,即职业生涯规划方案;“行动”,即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在实践中的实施、调整。简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将“思想”化成“计划”,再付诸“行动”。

最终意义上的职业发展能力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在课程实施中,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操作必须面向现实,包括内部现实与外部现实。内部现实,即教科书上的“认识自我”,在一般意义上有哲理意义,但对该课程而言,主要指学生发现和发掘自身的兴趣、能力、性格等内部世界。其实,认识自己,这一步是最难的。哲人谓:“认识一片森林要比认识一棵树木容易。”人的认识是一个过程,人只能认识一定阶段、一定时期内的自己。

外部现实,主要指工作世界。这也是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的领域,除了学生的独立调查外,教师应利用学校资源和自身的资源,与学生共同进行调研。调研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分别设计进行,围绕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职业群展开。不仅要把握相关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也要预测职业和岗位演变的走向与趋势,为学生制定一份优秀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尽可能准确、丰富的信息。

三、恰当运用案例

在大多数文科类课程中,案例教学是一个重要方法;在职业培训中,案例教学往往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职业规划课程实施中,应正确看待案例教学的作用。从逻辑上说,不管名人的案例还是普通人的案例都给学习者(规划者)提供了类比价值,即提供了职业抉择、职业发展中的经验与教训。成功的轨迹往往很难复制,但其中的经验教训可供大学生借鉴。

案例可能有无数,但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质量。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单独而彻底详细的案例比十个仅能触及表面的案例远具启发性。因此,用作教学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案例必须是完整的,或具备基本的事实。以此为标准来看,课本中的案例大多数较为简单,有的甚至只有一个“断面”,无法完整、深刻地体现作为案例对学生的启示、借鉴价值,需要教师加以补充、延伸。另外,与关于名人的案例相比,普通人的案例对职业生涯规划更有普遍性意义,应作为重点挖掘。

四、发挥情感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学,离不开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认知”,但这不意味着忽视甚至脱离“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即使一套面向现实、方向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实施起来也难免经历障碍。尤其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和外部世界都正在经历巨大变革的当下,大学生将面临很大的困惑与挑战。由于规划的调整是正常的,因此为一般规划所忽视的“情感”因素的价值凸显。类似的教学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虽然大学生的自主性很强,认知水平很高,但是毕竟经验不足,情感激励对其仍旧有相当的效果。课程实施中,教师应及时运用自身情感的力量和作用,激发学生规划实施的意志,发挥职业规划的“励志性”。

录入:超级管理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教育社 | 在线投稿 | 关于本报
版权所有 山东教育社   ICP证:鲁ICP备16007069号
声明